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探索

sansa2025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8-00-02

  人才在现代社会竞争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加强人才培养、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一直是高校工作的目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的心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高校学生管理环境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虽然我国高校都已开展学生管理方式改革工作,但效果差强人意,需要高校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学生管理思想落后

  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还不能摆脱传统学生管理思想的束缚,过多强调“严管、全管”忽视了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群体的作用。同时,部门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过于干涉学生生活,忽视学生在高校学习过程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方面能力的培养,缺乏“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思想观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滞后,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2、学生多元化思想冲击原有学生管理体制

  由于经济转型与外来思想文化传入,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已经影响了高校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与通信技术,为高校学生多方面了解社会知识与信息提供了方便,思想方式活跃、思想观念转变迅速、价值取向受外界因素影响明显是当今高校学生的主要特征。现阶段部分高校学生普遍出现盲目崇拜的现象,“韩流”、“欧美流”等文化中的负面思想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导致学生中出现“拜金主义”、“攀比主义”等,为高校学生管理带来更多负担。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几点建议

  随着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微时代”与“微体系”成为当前时代的主题。

  1、利用“微技术”加强学生管理

  “微技术”是微博、微信、微电影三者的统称,随着校园生活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微技术”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对学校而言,在“微时代”的大背景下,可以班级、学习组为基本单位,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要不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先进人物事迹、国家政策文化等微电影,保证学生基本思想方向不偏失,为学生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其次,要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微博群,传播学校最新管理办法。在微博群建立过程中,可以以辅导员为最高管理员、班级干部为普通管理员、普通学生只具有参观和预览的功能,保证微博群能够平稳运行。在微博群中,辅导员可以及时发布学校最新管理办法、优秀学生评选制度等一系列内容,学生可使用智能手机、电脑接收信息,并展开评论;辅导员在接收学生评论信息之后,要及时上交学校,方便学校开展接下来的制度改正工作。最后,辅导员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通过微信实现与学生的一对一交流,利用语言疏导,及时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微信加强与性格内向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变化,实现对整个学生群体的准确了解,提升高校学生管理能力。

  2、以“微管理’体系实现高效管理

  在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应形成以学校、院系、班级为框架的微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校、院系、班级都有各自的职能。学校可通过微媒介,介绍与学生利益相关的就业信息、社会职业热点信息、贫困学生资助信息、奖学金发放等信息,发布与学生学习、生活、娱乐密切相关的话题,把学生通过微媒介聚集起来,充分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基本心理特点,提升管理能力。院系可通过微媒介建立与学校、班级相对接微管理体系,实现学生管理信息的传达与学生基本信息的整理,发挥桥梁作用。班级通过加强与院系微管理体系的对接,扫除班级网络管理中的盲点,通过为媒介掌握学生基本动向,形成学校、院系、班级(社团)微管理的联动机制,体现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的“微力量”,有效化解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困境,保障高校微管理的效果。

  三、结束语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在管理工作改革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分析学生心理、明确社会现实环境对学生行为思想的影响,才能掌握学生思想、行为的一系列变化,为管理工作提供更加真实的依据。辅导员与学生管理部门之间也要做好信息沟通工作,及时了解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化、心理变化与行为变化,并及时做好防范措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探索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一种较高的能力水平要求,围绕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这个主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首先...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作为一名在普通中学任教的数学教师,回顾这十多年来的教学经历,用同行的话可以概括为:“教得最苦,分数最低”。我总结了一下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因为数学是一门抽象严谨、思维性强的学科,而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脱节。数学虽然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不过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高校学生党员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研究”(批准号:2013SJD880018)、2011年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研究成果之一(SZZD2011010)...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食品安全风险认知调查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c)-0169-05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与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广受关注。食品安全事件接连不断,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习...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41-01 所谓创新能力,它指的是人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活动,最终获得良好创新成果的能力。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人们不断提出问题...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1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在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日益适应学校的发展需求,趋向专业技能型、实践拓展型方向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如下:...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