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小学生语文课堂参与度影响因素研究

sansa2025

  小学生语文课堂参与度影响因素研究

  在我们的印象中,小学生应该是自由自在地在校园里学习知识和玩游戏的,他们的生活应该是绚丽多彩的,对什么事物都充满着新奇,喜欢参与到校园活动中去。尤其是在课堂中,喜欢举起自己的小手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是,实际中的小学生,他们一切都喜欢依赖教师。而且在课堂中,养成了只听教师讲内容,以及做好笔记的习惯,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因此,笔者将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找到解决它们的办法。

  一、小学生语文课堂参与度不高的原因

  1.语文教师过于掌控课堂

  小学生一般年龄都比较小,在学校里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所以,他们都非常依赖教师,而且很相信教师。虽然相信教师是必要的,但是过度的信赖使得他们不敢挑战教师的权威,使他们养成事事听教师话的习惯。但是,这一点运用到课堂中,只会让他们被动地听教师的话,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2.教师不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各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还得教给他们各种语文能力。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且语文知识点千千万万,不可以在课堂中一一教给我们的学生。但是,如果学生掌握方法,就可以自己去学习。这样也不会出现在语文课堂中,学生一遇到新知识就是迷茫的状态,而是会利用自己的语文能力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去。

  3.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认识不足

  孔子弟子有三千,都知道因材施教,也因为这样才会教出优秀的七十二人来。但是,我们现在的很多教师就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即使明白自己的学生学习水平分成差、中、优,但是在课堂中还是会过多地注意优等生,忽略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使得成绩差的学生慢慢地远离课堂,不喜欢参与课堂活动。

  二、小学生语文课堂参与度不高的解决方法

  根据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我们急迫地需要探究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参与度高的方法,因此我们提出了以下的解决方法:

  1.创造一种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允许学生在课堂中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表达中增强自信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师和学生就会在一种民主氛围的课堂里相互学习,消除学生对教师权威的害怕心理。这样可以发掘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意识,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他们在参与活动中增加学习自信心。教师只有对教学方法灵活掌握,才可以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各种课堂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唤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比如,在学习《小松鼠找花生》时,朗读课堂内容的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分别朗读小松鼠和鼹鼠的对话,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合练和分练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

  2.注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耐心地慢慢引导,而学生语文能力又包括很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表达的能力、阅读的能力以及写作的能力等等,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综合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进而把学到的知识反映到课堂教学中。

  比如,在学习《观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平时见过的潮水涨落情景来朗读,这样学生更能够理解文章中观潮时壮观的景象。另外,学生也可以在课外阅读观潮的相关新闻,这样当教师提到这一方面的问题时,学生就可以加入到讨论活动中了。

  3.采用小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的目的不限于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而是利用教学来鼓

  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单纯地听讲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枯燥无味,使学生的精神不能很好地集中起来。这时,教师就应该采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在小组里面学生自己去探寻问题的答案,然后再让小组里面派一个代表来向班里展示他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再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补充。在参与活动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知不觉地得到了训练。同时,在学生之间的互动中,学生的集体意识更加强烈,进而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使整个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形成一种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同学之间紧密合作的学习气氛,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比如,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丑小鸭由丑变美的过程是怎样的?”“在变化过程中,周围人有什么反应?”“通过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学习这篇课文的突破口,同时又是该篇课文的难点,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来自己解决难点。

  课堂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完成的,只有二者完美地配合才能使教学活动达到最大的效果。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需要掌握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参与度的方法。

  小学生语文课堂参与度影响因素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校学生价值观取向及趋势研究

    【作者简介】 朴联友,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11-0055-02 价值观是反映人素质的重要形式...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核心素养这个名词的提出为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摆在高中历史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高中历史老师应该深刻领会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以及精髓,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此作为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使高中历...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地方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0-0087-02 一、科技创新活动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集中表现为机制和结构转轨、利益与观念的转...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学生美术素养的培育

    作者简介:杜必莹(1975-),女,江西省吉安市人,讲师,本科,吉安师范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6-0-01...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

    引言 在初中阶段,数学课程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是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发展。然而,从当前初...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是指从新的角度去观察、处理问题,从而产生新发现的过程,是从多个角度、多个关系并沿着不一样的方向来思考问题,是用不同的思路,从不同的方面来寻找方法并解决问题,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无止境的探索过程。“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