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教师参与积极性的奖励激励机制探究

sansa2025

  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教师参与积极性的奖励激励机制探究

  作者简介:

  李亚林(1981-),男,汉族,河北省行唐县人,河北大学团委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办公室主任,理学硕士学位。

  白金(1985-),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河北大学团委社团联合会秘书长,管理学学士学位。

  张慧(1982-),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人,河北大学博物馆工作,理学硕士学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4--01

  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检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通过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不仅能锻炼和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科技活动,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特对高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教师参与积极性的奖励激励机制进行研究。

  一、教师参与现状调查

  如何调动教师参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需要大量的调研工作,对此我们对部分教师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受访的绝大部分教师表示愿意担任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教师,个别不愿意指导的原因主要是实验室和资金保障不足。各指导教师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认识也较为全面:指导教师认为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以“挑战杯”为主的各类竞赛、学生科技社团、兴趣小组等活动,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科研素质、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主要选题原则是学生科研兴趣和与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指导教师均认为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对课堂教学有益,指导工作应纳入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计划之中,在指导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主要收获是扩展了科研思路、加深了师生感情,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最薄弱的环节是获得资助的立项数太少、资助经费不足和普及性不高。部分教师认为实验室先进度和开放度有待提高,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社会机构、企业单位以及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有待提高。

  二、主要建议和对策

  针对以上情况,特对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教师参与积极性的奖励激励机制提出以下建议:

  2.1进一步完善课外科技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课外科技活动氛围的营造和竞赛成绩的取得,都依赖于完善的制度保障。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之上,坚持课题的项目化运作,进一步完善项目的立项申请制度,确保各项活动每一步都有章可循,使课外科技活动的运行朝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2.2进一步加大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力度,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以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新条件,开辟新渠道。广泛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进一步加大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力度。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源,构建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工作格局。在工作中,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2.3在全校范围内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依托专业优势,促进大学生立足专业,挖掘科技创业机会。

  鼓励学院积极整合资源,开展院企合作、院际合作,将本院科研成果、科技发明、专利等转化为创业项目, 从而创建“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团队――学院创新创业实验室――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由点及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网络平台。成立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完善硬件设施建设,选拔聘任创新创业导师。

  2.4进一步完善表彰制度,制定合适的奖励办法,激励高校教师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参与的积极性。

  许多高校都出台了相关的奖励激励办法,但由于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奖励激励机制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根据获奖对象进行奖励,主要对象有获奖学生、指导教师和获奖学院。但由于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可能来自不同的学院,而且工作量也没有具体明确的量化,导致表彰奖励有失客观公允。有的对获奖项目进行奖励,但每个竞赛的获奖项目的作者大多不是一人,再加上指导教师,导致在奖励分配时出现各种矛盾。有的根据获奖级别进行奖励,把竞赛分为校、省、国三级竞赛,每级竞赛实行一个奖励标准。由于每个级别的竞赛含金量也有差别,这样一刀切的奖励办法也不大结合实际。还有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的学校只是实行精神奖励,有的学校还有物质奖励,有的学校指导教师是物质奖励,获奖学生是学分奖励加证书,有的在国家级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可以保送研究生等等。

  目前,高校出台的奖励机制大多是结合了以上几种情况综合制定的,但是许多高校由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刚刚起步,没有经验,也没有统一的参照标准,因此导致制定的奖励机制并不符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教师参与积极性的奖励激励机制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学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只有进一步建立更加健全的奖励激励机制,才能更大程度的调动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的互动、互补与互融。

  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教师参与积极性的奖励激励机制探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促进美育教学需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43-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创客谈赫哲族旅游纪念品设计

    0 引言 赫哲族作为中国黑龙江省特有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不到5000人,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一种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其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超过千年的历史使其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赫哲有本民族...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农村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题和方法

    在农村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习题练习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只要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情趣,保持学习热情,弥补传统习题课的劣势,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摸索。...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探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教材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章内容。本章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三个层面,对爱国主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对大学生怎样理解...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05-01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1 引 言 学生会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生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干部代表,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他人和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历,针对当前学生会干部队伍...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