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日记400字(精选14篇)

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使我有些睡意。这时,奶奶从门里走出来,对我说:“阿煜,我出去一下。晚饭可能不能到家里来吃了。”
到了傍晚,我和弟弟在打羽毛球。打着打着,我突然看到奶奶的棉被和鞋子还没有收进,于是我走到阳台,把棉被和鞋子一起收进了。然后继续玩。

奶奶回来后,看到晒在外面的都以都被收好了整整齐齐地放在屋里,表扬了我和我弟弟。
下课了,同学们两两一组,我和我的好哥们讨论到:“你和我义卖时组队,事后两人五五分成”,“不行万一我赚得多,你赚得少,怎么处理?”他反问到,我们因观念不同没能组成一组。
爱心义卖当天,我为了更快将葱家里带来的书卖掉,向了个很好的办法。我大声喊道“特大优惠啦!石头、剪刀、布赢了的价钱可以减半,输了原价卖出”所以一会的功夫来了好多碰运气的,大家都想碰运气买到五折的书。你争我抢作文Www.ZuoWEn8.Com/不一会我带来的书就卖得差不多了。但我又想起爸爸说的话,如果我把他给我的40元全部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回去还会给我补40元。我去其他摊位买了一些我自己需要的书,给弟弟挑了两本绘本,还剩下10元,这时候我听到广播里播报着学校有爱心捐助活动。于是我把剩下的10元毫不犹豫捐出去了。
通过爱心义卖活动,我把自己不需要的书卖给了有需要的同学,又从其他人那里廉价买了自己喜欢的书,还给弟弟买了绘本,而且把剩余的钱捐助给了有需要的人。
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爱心义卖活动啊!今天,天空像海一样湛蓝,一朵朵云彩排成了一个巨大的笑脸,像是在迎接下午的义卖活动呢!
第一节课,我们听着老师的命令:“同学们义卖活动现在开始。”我们就像一只只出笼的小鸟冲下楼,到了操场,只见操场上人山人海;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挑选自己喜爱的商品。
我带着几位好朋友来到我们自己班上先买,桌面上一本本故事书,一只只铅笔等等……摆在桌子上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那只小白兔,长长的耳朵,小小的身子,水汪汪的大眼睛,一见它,我就想买。最后我买了笔、本子、课外书和小兔子,真是收获满满啊!看着我们班的商品越来越少了,我的心里特别的高兴。
据了解,从2008年11月8日开始,陈彩萍便尝试着让一年级新生家长每天记日记,和孩子一起写下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经过多年坚持和努力,家长日记已有上千册,粗略字数统计就不少于400万字。
陈彩萍老师说,成长日记谁都可以写,有的是妈妈写,妈妈不会写,就由爸爸写。而且,写多少也没有规定,只要家长能够参与进来,写个“阅”字也可以,一行字也行。
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很温暖
一句话或一篇文章,成长日记对字数和内容不设限制。
昨天,记者随意翻看了下家长写的日记,发现里面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对孩子有表扬也有批评。
比如有篇日记,一位妈妈写道:“今天她(学生)很棒,主动洗碗而且洗得很干净。还有她叫我明天去图书馆借书,有点进步。”不过笔锋一转,妈妈也有苦恼:“她很喜欢跟姐学,她姐姐干什么她也跟着干什么,她姐姐有时候被弄得烦了,俩人就吵起来了。我最讨厌她们吵架了。”
除此之外,有些家长还在日记里写出了对老师的期待。比如,张振哲妈妈觉得陈老师有点严肃,而张振哲则有点胆小,不敢和老师交流。她在日记里反复提了一件事情:“看到他今天领读生字卡我很高兴,希望老师多给他机会领读,这样他以后就觉得陈老师容易接触了,不再怯生生,见到陈老师说不出话来了。”
虽然日记中多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但最重要的是日记成了家长、老师和孩子沟通的一个良好渠道。
陈老师介绍说,上一届学生中,有一个长得非常帅成绩又很好的男生,受到女生的爱慕,五年级的时候,隔壁班有女生给他传纸条,要和他处男女朋友,而且这件事闹得整个班级都知道了。
作为一个小学生,完全不知道怎么处理,他认为没面子,郁闷,而且把这件事写进了日记本。看到这篇日记后,妈妈也非常着急,她在成长日记中写道,希望老师能处理好这件事,而且还打电话跟老师沟通。得知这件事后,陈老师找了男生、女生分别谈话,让他们以学业为重,平息了这件事情。
峰峰是上一届的学生。他在学校很沉默,不爱举手发言,做作业比较拖拉,字迹潦草,陈老师很头疼。“更令我恼火的是,背诵总是很慢,结结巴巴的,没有办法,我跟家长多次沟通,希望家长可以在孩子身上多花时间。”
峰峰妈妈很着急,特意辞去工作,督促孩子的学习。陈老师从成长日记中看出,孩子总是记不住,自己也很着急,妈妈更着急。不过峰峰妈妈很负责,和老师一起商量想办法。随后妈妈改变了教育方法。比如孩子读书厌倦了,有时候先放一放,做做其他事情,休息一会再读效果就会好。慢慢地,峰峰改变了很多,人也更有耐心了,一年之后背诵课还“跑”在了班级的前列。
写着写着和孩子更亲近了
202班王澜小朋友的妈妈有两个孩子,王澜排行老二。王澜妈妈感触很深。她说,每天放学和孩子一起写日记是很好的沟通方式,其实就是随便聊天,说说学校里的事情,“这种一起分享的感觉真是特别好。”
写了55本家长日记的是陈俊捷的妈妈陆女士。“即便到现在,孩子还保留了给我看日记的特权。”陆女士喜滋滋地说,这份默契就是从一年级写家长日记培养的。她说,长期和孩子一起写日记,能发现孩子很多有趣的地方。
陈芷萱的爸爸说,家长日记更是和老师沟通的一种便捷方式。“虽说QQ、微信沟通方便,但大多是老师一人对多人,探讨一些共性的问题。”陈先生说,家长日记可不一样,它能很好地解决“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通过写日记重视孩子教育
为什么要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写成长日记?
陈彩萍说,最开始的时候,就是想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唤起一年级新生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因为2008年的生源,跟现在完全不同,当时学校的孩子一半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当时一个班,高中文化以上的家长才两个。“而对于我来说,我希望通过这些日记,更直观地了解孩子每日在家学习的情况。因为有的孩子,你别看在学校乖乖的,在家里可是小霸王。”陈老师说。
小小的开始,没有想到,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上一届的学生,40个学生,坚持了6年,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形成了400万字的文稿,如今,这传统又延续到了她的这届学生,也已经持续了两年,很多孩子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写日记,然后交给爸爸妈妈写。
陈彩萍老师说,成长日记谁都可以写,有的是妈妈写,妈妈不会写,就由爸爸写。实际上,有些孩子父母不在身边,成长日记就由爷爷、奶奶等人承担。而且,写多少也没有规定,只要家长能够参与进来,写个“阅”字也可以,一行字也行。所以家长们没有抗拒。
实际上,大多数家长都会很认真地写日记,有的家长日记写得比孩子还要多,还要详细。特别是这届学生,才一年半时间,最多的已写了26本。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估计小学毕业,可以写100本。虽然日记是比较隐私的东西,但是在他们班级不是这样,陈彩萍每天会花一节课的时间,认真地阅读、批改。特别是针对一些问题,给出一些意见。
据了解,目前,陈彩萍的成长日记受到了各方关注,她也在积极整理文档,已经从中整理出了约20万字的电子档。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教科室主任舒家华说:陈彩萍让成长日记成为孩子们最好的个性教材,成为家长馈赠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同时成长日记成为教师们最好的行动研究,成为教师告诉给家长的最好家教,同时她将成长日记作为理解孩子的载体,值得同行参考。
(摘自《鄞州教育》微信号)
“今天我们捐了100,你们呢?” 爸爸问妈妈。“什么呀什么呀?” 好奇心驱使着我。爸爸说“是关于给灾区人民捐款的事,我和你妈妈都捐了,你也捐点吧!”我很不高兴“我才不捐呢!地震就地震吧,还捐钱,我看,是在骗钱吧!哼!”“你怎么能这样想呢,孩子,我们要有爱心!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帮助他们,明白了吗?”“恩”我羞愧得脸红了。我便迅速地拿出我所有的零花钱走到了捐款处捐款,当我捧者沉甸甸的存钱罐在台前,阿姨说“哇,这么多的钱!小朋友,你可真有爱心啊!”我笑了……
今天,我献出了爱心,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我很开心。我明白了!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尽力地去帮助他们。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梨树近房高,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顽皮的我喜欢爬上去又爬下来,累了就卧了一会儿。细数阳光,透过层层繁花,绿叶折下的光斑,细碎的仿佛跃动的精灵。
祖母久守在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能看见什么。
满树梨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祖母静坐树下织着毛衣,还不忘哄我入睡。和煦的轻风抚摸着大地,带我步入那甜美醉人的梦境。
小时,那般美好动人,许是上天不作美,我的任性为这美玉无瑕,添上了细痕。
祖母在灯下读报,我在一旁写字,梨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板,连绵的暴雨使房内闷热,空气仿佛凝固般沉重。
祖母小心地将报纸摊在案上,轻声问道:“你说这一段是啥意思?”我正为即将到来的考试而烦心,语气微冲:“您整天读报读书,也没见有多少文化,再说有爸妈养你,你学不学不都一样!”
话一落我就后悔了,但见祖母立刻低下头去抿唇不语,另一侧脸在灰暗的光下显得灰暗不明,我看不清情况,也沉默了。
“祖母。”“祖母!”“祖母——”
她抬起头,带给我永生难忘的震撼——那目光澄澈如水,只见忏悔,不见分毫对我的责备!
我的心落回了原地,但又是那么不安。这是一种奇妙的感受,温暖中却带着煎熬,“我真的错了,祖母……”
也许岁月无时消磨回忆,但在我望向远方的眼神里,那抹因深爱而持续荡漾的光芒却永远存在。
我明白了祖母对我爱的表达,但代价却如此沉重,就这样望着吧。将这份爱弥补升温,直到岁月尽头……
一大早,我和爸爸顶着寒风去小记者站领了10份《德州晚报》。我让爸爸跟在后面,然后自己去卖。起初我只是在路边站着,希望有主动来买报的,很像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可是这样一份也卖不出去呀!本着“卖一份《德州晚报》、奉献一份爱心”的卖报理念,我鼓起勇气,开始主动“出击”。可是出师不利,因为准备不充分,我的手头没有零钱,一位想买报的叔叔因为没零钱而放弃了。
我和爸爸只好到附近的工商银行去换零钱,在换零钱的过程中,我被这家工商银行的行长叫住了,他问我在干什么,我便向他介绍了这次志愿者活动,说完扬了扬手中的报纸:“我是德州晚报的小记者,我卖报的钱都是捐给最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行长说:“真是个好孩子,我买两份。”与此同时,旁边一位听我们说话的叔叔也主动买了一份,他给了我一元钱,我告诉他暂时还没零钱,叔叔却说:“没关系,就当我献爱心,这钱不必找。”听到这话,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而后,我仔细看了这期的《德州晚报》,然后挨着一家家店铺、一个个行人叫卖,给他们推销报纸的卖点。
为了开辟“新市场”,我又叫爸爸带我去了中心广场,我之所以选择中心广场,是因为那里晨练的老人多,而且大多是老干部,比较有品位,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销售点。但事与愿违,这里的老人基本上在家里都订了《德州晚报》。但是我没有气馁,依然不停叫卖。当我向一位老奶奶销售报纸时,奶奶说:“孩子,我的眼睛看不清呀!”可是当这位奶奶知道我卖报是为了救助困难儿童时,奶奶掏出一张五块钱,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孩子,拿着吧,救助贫困儿童我也有份,咱看不清也买,不用找钱了!”奶奶淡淡地说。我的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转,心想: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啊!我怎能赚老奶奶的钱呐?我拿出事前换的零钱找给了她。之后,我又把剩下的几份报纸全部出手,自己的“卖报之旅”到此全部结束。
当日,在兴国县城岗乡大获村的4个村小,赣州市公益联合会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陈大斌等人正在和孩子们做着游戏,随后为这里的180名学生送上棉鞋、学习用品等。陈大斌告诉记者,近期在农村走访时,他们发现有很多孩子都还穿着破烂不堪的鞋子,山区的气温低,鞋子根本不保暖,还容易长冻疮。于是,他便和赣州的公益组织取得联系,组织开展了这次“温暖小脚丫”爱心行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募集棉鞋。
于都县祁禄山镇的马岭小学一共有245名学生,且大多是留守儿童。冬天里,孩子们穿的鞋子都非常单薄,脚容易受冻。得知孩子们的情况后,广州一家企业的爱心人士康燕铭通过赣州的爱心人士和公益组织特地给这里的孩子捐赠了245双鞋子。
我们正在逛街时,我心中盘旋着出门时捡垃圾的事情,我纳闷的问妈妈说:“妈妈,为什么我们要帮别人捡垃圾?”妈妈原本一语不发,但看到我一脸的问号和疑惑,妈妈就跟我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更何况,做好环保是每个人的责任。随手捡一捡,你不觉得心情变好了吗?”我恍然大悟,我好高兴,妈妈是个大好人。
常常清晨散步时,看到穿着梦想者服装的叔叔伯伯在扫街,虽然挥汗如雨,可是他们仍面带微笑,心甘情愿的拿着扫把、畚斗从这端扫到那端,又从这一条扫到那一条,街道马上焕然一新。上学时,各大交通路口,都有穿着黄背心的叔叔阿姨,吹着哨子,拿着指挥棒引领学童过马路,他们不辞辛劳,无怨无悔的付出,默默的替人们做好事,我们都应该感谢他们的付出。
想到那么多人默默行善,我和姐姐沿街捡垃圾的举动就太微不足道了。
上午雷雨交加,下午的天还真是说晴就晴。阳光照在操场上,地上的雨水也渐渐地晒干了。学校的爱心义卖活动如期举行了。
来到操场上,真是人山人海,叫卖声不断,“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走心力作,爱心跳楼价啦!”“现榨果汁、大牌明星,应有尽有……”义卖活动在这不绝于耳的叫卖声中拉开了序幕。
此次爱心义卖中,同学们为筹集更多的善款,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个班级尽心竭力,巧花心思地布置摊位,宣传形式多样,营销方式也大胆奇特,有的“流动商家”带上自己的“产品”到处找寻购买者,以甜言蜜语和自卖自夸令你难以招架,还有的现场制作果汁让你来品尝,更有部分班级同学还用吉他唱歌等才艺来吸引顾客眼球。
我跟着同学穿梭在一个个小摊旁,因为我没带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饱饱眼福。好不容易在人群中找到我们班,我们小组的东西已经卖了一大半儿了,收入明显不错。那些毛茸茸的玩偶,看着都很可爱。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在这精美的商品中,混入了两只考神保佑的`新袜子,也不知道是谁拿的?离义卖结束的时间越来越短,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叫卖着,一个个都不甘示弱,最后几分钟就这么过去了,义卖活动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金钱有价,爱心无价”“付出一份爱心,带来一缕温馨”,这次义卖我们班共卖出活动所筹得的爱心款将存入学校的1040元,用于卖出的钱最后捐给贫困山区里的孩子。
那一天,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到了书店,只见人山人海,我紧紧地握住妈妈的手,生怕一不小心就走丢了。后来,我们都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像小狼一样贪婪地吮吸书中的精华,忘记了彼此。当我发现我和妈妈走散的时候,我不知所措,无助地站在哪儿,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的心里有一种扭成乱麻的感觉,我觉得世界一片漆黑,时间也仿佛停止了……
正当我陷入绝望的谷底时,一位带着墨镜的叔叔朝我迎面而来。那时候,我的脑海里闪现出电视里那些坏人的模样,下意识的想钻进人群之中。叔叔见了,朝我露出一个友善的微笑,而我却丝毫不领情,害怕地瑟瑟发抖,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从脸颊上滑落下来。见状,他轻轻地蹲了下来,用开玩笑的语气对我说:"小朋友,别害怕,你瞧我像是个坏人吗!"
我看到了他眼底的一抹真诚和关怀,便微微放松了警惕,呜呜咽咽地告诉他事情的来龙去脉。他思索片刻,拿出手机问我妈妈的电话号码,我脱口而出:"13616……"刚刚拨通电话,电话里传来"对不起,……"我刚刚放下的心再一次被狠狠地提了起来,把手足无措的我再次推到了绝望的深渊。那位陌生的叔叔连忙安慰我:“别急,我有办法,包你找到妈妈。”说完,还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笑容。不知为什么,一种莫名的信任悄悄的冒了出来。我不由地跟着他去了服务台,只见叔叔和工作人员耳语了几句。随后,广播里传来一阵悦耳的声音:"陆琳萱的妈妈请注意……"不久,妈妈疾步走来,而我如同和妈妈失散多年,扑倒她的怀里。当我们要向叔叔道谢时,却发现他已经不知什么时候离开了……
王浩楠出做棉花糖的机器,一步一步做棉花糖,魏鑫爬上窗户,大声叫卖:卖方便面了,卖方便面了!我和小龙没有特别的任务,就拉拉手到处找我们想要买的东西。
我们先来到楼下,见到504班在甩卖,忙上去淘东西。我眼尖,抓到一本《爆笑校园》,翻开一看,居然没看过,心里窃喜,一问价钱四元,我请求再卖便宜点,卖家回答说:“那好吧,就三元。”我一掏口袋三元钱付了,然后直接找陈龙去了。
来到504班,远远听见他们高声叫卖:“亏本价,亏本价!快来买啦!全面降价!”我可是最喜欢便宜货了,忙挤过去买了根关东煮,一元五角,真划算。嗯,还很好吃呢!
回到教室,我见棉花糖机外有许多焦糖,忙拿走一块含在嘴里,味道真好,转身一看,李大卫已经把那些糖装好买走了,不过,当珏把机器里的焦糖刮下来准备扔掉时,我忙抓一把放在嘴里,嗯——好甜,好好吃哦!
上午,少先队员们冒着烈日在金色山庄的球场上将自制的募捐箱摆放整齐。同时借来了音响,大家轮流通过广播介绍舟曲泥石流的情况,呼吁社区的人来献爱心。开始来的人不多,少先队员们带头献爱心,纷纷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我也把我所有的零花钱毫不犹豫地投进了募捐箱。同时设法把自己的父母,亲朋戚友也喊了过来,慢慢人越来越多,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有一元的,五元的,十元的,也有五十元、一百元的,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四岁左右的小男孩在妈妈的带领下把他的“猪宝宝”抱来了,倒出足有一二斤重的硬币,我们三个小朋友数了好久才数清总共一百六十八元五角。小男孩说:“这些硬币我存了一年多,现在我把它全部捐给灾区的哥哥姐姐们,希望他们不要伤心。”
望着这感人的场面,我不禁心潮起伏: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目前已致1364人遇难401人失踪;舟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那里的人民,生命和财产都受到了重大的损失。泥石流过后,那一幕幕凄凉的画面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心中。
整整一天,我们募得了九百多元。我们的捐款虽然不多,但是,我们捐献的不仅仅是一些钱款,它代表着我们一颗颗滚烫的,真挚的爱心。这种爱是不分地区的。我真心地希望我们的爱心能为灾区人民送去一丝温暖。让他们知道:尽管他们遭受了极大的不幸,但是在中国的各个角落,有着无数的人民在关心他们,在帮助他们。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一定能战胜困难,早日重建家园!
上个星期一,我也献出了一份爱心。那是一个晴朗的天,我开心地来到学校,因为我捐了60元钱。捐给那些和我们一样有耳朵、眼睛和四肢,和我们一样生活在社会上,但却听不见悦耳动听的声音,看不见五彩缤纷的世界,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行走、做事......这些人就是身体功能有缺陷的人。对于他们来说,现实是残酷无情的。同样是人,生活在一个世界上,却与众不同,会遭受的,可能嘲笑、、鄙视......他们自己也有可能会感到自卑。于是,我在前几天就已经把钱交给了老师,虽然不多,但表达了我的一点点心意。
开朝会时,我情绪复杂地站在操场的队列里,一方面为我能献出一份爱心而开心;另一方面为残疾人的疾苦而感到同情。由于我捐了超过50元以上的钱数,所以,我获得了一张“爱心小天使”的奖状和一盒水彩笔。我也在些申明一点:我不是为了获取这一盒水彩笔和一张奖状,而是为了帮助那些倍受煎熬的残疾人。我正沉浸在欢乐中,正在想像残疾人接过这笔钱时的惊喜时,后面的同学推了我一下,我才从“梦”中惊醒。
在大西南云贵高原的大山深处有一所小学.有几十个小学生在那里读书.已经是冬天,但他们来学校上学时身穿破旧的衣服,脚上穿着张着嘴的破球鞋.在气温零下二三度的情况下,小学生们冻得直跺脚.
下课了,但由于学校建在山坡下面,校舍前面的操场是一个低洼地.下雨下雪就变成了一个池塘.学生在“池塘”边玩,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弄得满身是泥.在校任教的是一位有智的青年教师.在没有经费又无法靠自己的微薄工资改变现状的事实面前,他用家里的照相机记录下了学生在恶劣的环境下学习、生活、玩耍的点点滴滴,并把记录下来的照片从大山深处的学校走几十里的山路带到县城,通过互联网发帖子把学生的现状,自己的无奈和迫切希望得到社会的帮助挂在了互联网上.
不久,他的举动得到很多社会好心人的认可并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他们:邮寄衣服,邮寄球鞋,甚至汇款来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其中有一个商业团体寄去了几十双球鞋,随邮件给该校全体师生一封信,其中有一段话:我们不是捐助,不是施舍,而是和大家一起分享.记住:仅仅是分享,别无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