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

sansa202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人、培养人和提升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的价值、开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人以更多选择和创造机会的人生哲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性化指在马克思人性理论的指导下,以人文关怀和人性复归为基本宗旨,强调在教育工作中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调动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使受教育者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并在满足的基础上促进他们潜能的发挥、价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内容单一枯燥,过于理想化

  大学生上课主要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说教,注重大道理、大口号,内容千篇一律,并且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难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难调动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虽然学生们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依然我行我素,并不能够实践这些书本中推崇的理想。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方法缺乏创新,模式过于单一

  我国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过分侧重灌输式教育,缺乏创新,教育模式过于单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方法上大都缺乏感性,僵硬的灌输教育和说服教育难以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主体性不够明确,过于强调工具性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突出,忽视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事实不够明确,过于强调大学生的工具性,使得学生的个性被磨灭,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评价标准存在片面性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判标准是以结果为中心的定量化的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教育者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全程关怀,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违背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也制约了教育方法的改进。

  三、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人性化教育的对策

  (一)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一方面,要实现教育内容的时代化。我们在不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才能使得当代中国培育的青年更加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另一方面,要追求教育内容的个性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要充分尊重大学生合理的需求,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的发展水平,与不同的教育内容进行最佳匹配和整合,使其符合不同大学生的不同的发展需要,这样才能在教育内容上更多地体现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关怀。

  (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方面,要因人而异,体现差异化。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者从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教育水平和自身状况出发,进行层次性和差异性教学;另一方面,要利用现代化载体实施教育活动。我们要通过运用活动载体、传媒载体、管理载体和文化产品载体等现代化载体来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协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转换

  一方面,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转换。我们要转变传统模式,使受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从一个被动接受的客体,转变成一个能够主动参与和自由支配自己,并且可以和教育者发生积极互动的主体;另一方面,实现师生关系平等化。大学的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师生间积极的互动可以将受教育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才能使大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理性的交流和人性的关怀可以让受教育者自发自愿地接受教育者所要传授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四)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

  一方面,实现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不仅要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要评价教育活动的结果,也要注重评价教育活动的过程;不仅要评价大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大学生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不仅要评价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渠道、方法、途径、手段、教育内容和环节等,还要评价学校整体环境、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另一方面,实现评价主体的多面化。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坏不应该只看大学给受教者提供的软件和硬件设施的情况,还应该看到受教者接受教育之前和受教育之后的变化情况。我们应该把社会、家庭、实习单位、社区和同学等各种因素加入到评价机制中来,分布成不同分量的评价主体进行多面化的评价,使得评价标准更加客观并且更具说服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基层遇到的挑战与解决办法探析

    大学时期是学生逐渐完善人格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业上快速进步,在人格上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逐渐形成独立的思想与意识形态,从而确立其一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校肩负起培养高...

    sansa2025未命名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5年多以来的日益深入,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当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日益增多,尤其是落后地区的边境国门大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关键坚持大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更加重视大学生群...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沟通探讨

    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情感教育指的是教育者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高校学生情感体验培养,调控和激发,调动高校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引导的能力,促进师生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把正确的对情感的认识转...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

    在大学教育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是重要的一课,心理疏导工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状况,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同时要帮助大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帮助大学生清楚不良的心理状态和障碍,让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仪式:价值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1 02-0096-04 仪式通常被界定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过渡、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机制探究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这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来说,既是有利条件,又是严峻挑战。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由于高校逐步实施了学分制,出现了“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以传统班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