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新课标下小学生语文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

sansa2025

  新课标下小学生语文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

  创新是一个民族复兴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支柱,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手段。小学生是一个民族鲜活的生命力象征,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力量支撑。所以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生开始培养创新的意识。语文是多有学科的基础,在小学学语文才能为其他学科的创新做出贡献。那么,如何在小学生中语文创新意识培养教育呢?

  一、教师创新理念培养

  创新意识培养要从源头开始关注,设置创新理念课程,培养教师创新素养和创新教学理念。不难理解对教师开展创新理念课程,分析一下教学过程:教师培养、教师传授、学生学习、学生创新,源头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是授道解惑者,也是学生的榜样者,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学生模仿,所以对教师创新教育理论的培养是势在必行。作为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经验,在新课标实施和高科技发展的时代,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创新教育课程,定期开展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交流会,不断更新教师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名言一直是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兴趣是开展创造活动的起因,只有在人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意识也是最为活跃的,新的想法和思路才能像开闸的洪水一般涌出。在开始一节语文课程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比如在《美丽的地球》一文时,生动的展示一些现在地球环境破坏的照片,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态度,在阅读课文中描写的地球美丽景色。两者强烈的反差会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心中涌起无限的悲愤,呼吁学生一起保卫我们的地球。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共?Q和情感,也是学生开始探索之路的开始。

  教师要把握课堂中的时机,适当点拨,设置提问,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思考问题。知识的学习是为了以后在生活中应用解决问题,在语文课堂中要巧妙的设置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考的意识,才能培养创新意识。在《美丽的地球》一文中,在引发学生共鸣后,要抓紧时机提问,作为地球的一员,你为保护地球的美丽可以做哪些努力呢?现实中污染地球的问题,你能给出什么样的解决办法呢?小学生的思维是不受限制的,只要教师能抓住时机培养学生思考的意识,学生在习惯了思考,才能大胆的设想,才能更富有创造力。

  三、突出学生主体

  课堂的构成是教师和学生,教师传授学生知识,学生接收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更注重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更能理解学生的思维。应试教育只会固定学生的思维模式,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潜在的创新也会随之掩埋。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打破思维的牢笼,以学生为本,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创新意识。

  比如实施小组学习模式,语文是很复杂、意思很深远的学科,对于语句和文章的理解,都是各抒己见。小组学习语文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组学习语文是最能发散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模式。小组交流学习是建立一种愉悦的环境,学生的身心都能在其中得到释放,良好的心境会使人的思维更为活跃,感情更为充沛,在一种思维高度碰撞下,创新的思路更容易产生。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尽量设置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宽松氛围,带动学生的活跃性和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美丽的地球》一文中,教师提出学生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就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展开讨论,小学生的思维就如一匹野马一样,想象驰骋,让思路相互撞碰。其中可能会有些异想天开的想象,但是教师不要为此打断学生的想象思路,要注意保护他们这种创新的意识。创新开始是没有对与错的,不到实践中验证,谁也没有权利评判一项创新的对与错。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

  创新意识的蹦出是要有一定的刺激的,也只有让学生接触更多新鲜的事物,才能让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深远。小学生的好奇心是很强的,他们对任何事物的认知都是空白的,教师不应该一锤敲定事物如何如何,要通过不同的手段,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多面性,才能为创新埋下种子。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也是在新课程标准下提出的,要因材施教,发散学生的思维逻辑。比如《夏》一文中,文章是描绘的作者眼中的夏天,地球中各个地方的夏天是不一样的,不能单单以此让学生认为这就是夏天。教师应该多找些不同地区的夏天景色来供学生了解。事物的全面性了解是学生创新的必要知识储备。其实还有很多发散性的教学方法,如举一反三、一题多做、对立面思考等。

  总之,教师不仅要注重自己的创新培养,也要从各方面训练学生,慢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以后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

  新课标下小学生语文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给音乐教学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它不仅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潜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使师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音乐课堂焕发...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职院校新型学生工作服务方式的思考

    [作者简介]王磊(1983- ),男,江苏金坛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陈明虎(1977- ),男,江苏武进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苏 常州 2...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与教师的法律责任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期,社会各种矛盾日益增多,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呈快速增长态势。在此类事故发生以后,高校教师往往对自己的责任定位不当,出现两个极端:承担太多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或者将自己与此次事故的关系撇的一干二净。这种结果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入党培养机制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并推荐优秀团员加入党组织是加强党组织建设,保持组织活力的需要;是激发广大青年团员的爱国政治热情,增强党团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需要。新时期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转型和扩招导致大学生团员入党培养工作生态发生变化,带来了入党培养机制的革新,党团组...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147-01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中明确了英语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摘 要: 在国际志愿服务大发展的背景下, 志愿服务起源地美国、英国以及与我国地域文化相似的日本、韩国1探析以上四个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功例案, 为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国外; 大学生志愿服务; 经验; 启...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