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研究

sansa2025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研究

  自从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以来,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和语言知识实用性”的教学要求以来,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研究也成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话题。

  一、充分利用社会生活资源播撒“校外英语”

  1.提供农村生活环境的英语资源

  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原生态、富有人情味和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英语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第一,结合农村环境特点开展教学。比如学习动物牲畜单词,如牛cow,马horse,羊sheep,猪pig,狗dog,猫cat 等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所见,深化认识。也可以结合特定时节调整授课顺序,比如农忙时节,可以适时教授农田谷物等方面的课程知识。

  第二,把生活中的英语带进课堂。如经常见到的商品英语:餐巾纸上的soft, 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电脑英语:Windows, My files, E-mail;孩子们喜爱的游戏:穿越火线“crossfire”、愤怒的小鸟“Angry Birds”等。比如,三年级关于family 的单元,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家庭成员照片,根据自己家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学习。再如,在学习Cat、Dog 时可使用绕口令“A cat,a cat,喵喵喵;A dog,a dog,汪汪汪”等,将抽象的单词变得更加直观、更具趣味性。这些教学方式能够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家作为重要学习载体。通过布置作业、开展课外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用英语布置家里。比如,在家中物品上粘贴英语标签,摘录一些英语的名句,悬挂在家中。再如,联系课文内容制作家庭英语DIY,如学习了家庭成员之后,可以制作一张全家福并注明name/age/job/hobby…既提高动手能力又学到英语知识,一举两得。

  2.提供生活中的人文资源

  生活中的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也是英语教学生活化的重要途径。比如,利用母亲节、愚人节、圣诞节、春节等中西方文化节日,可以教授相关单词,介绍文化背景,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恰当地使用英语,从而达到拓展知识面、开拓文化视野的目的。

  二、英语教学本身的生活化改革

  1.课堂教学要奠定生活化基调

  比如,在开学第一堂课上,可以用“各位同学好,很高兴成为咱们班的英语老师,从今天起你们可以称呼我为‘Ms.soand so’”这样的开场白来贴近学生,并且鼓励学生用“Ms.soand so”来称呼老师。英语称呼能够在学生潜意识中自然而然地出现,那么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希望便被点燃了。课下师生之间的对话与问候,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试着发挥调动与启发学生的作用,试着用英语和学生打招呼,并引出较为简单的话题。此外,教师要试着灵活地编织和创设情景,想方设法将学生带入英语合作与交流中,让学生在生活中习惯英语,不羞于说英语。

  2.日常作业要奏响生活三部曲

  布置作业要多结合农村的实际环境,尽量生活化,突出人文性。第一,要体现一个“找”字,即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的习惯。比如,学完食品单词后让学生注意寻找相关包装上的英文,如“cola,milk”,要求学生寻找、记忆,增加知识。再如,教师可让学生制作一份英文菜单,找到所学的及平时搜集到的“mutton, egg plant ,tofu, tomato, cabbage, pork, fish ”等食物类的单词,并用绘画的方式将事物呈现出来,既直观又便于记忆,在娱乐中学习英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二,要体现一个“查”字,即增强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为了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教师可以通过分类词汇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分类学习单词,例如,动物类单词、植物类单词、学生用品词汇等,在这些单词中穿插一些未学习过的简单单词,通过查阅字典或者相关资料学习和记忆这些陌生单词,让学生在查找行动中加深记忆。

  3.课外作业要还原生活本色

  课外作业应该丰富多样,不应该只局限于教辅资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生活经验与英语学习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比如,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如在可乐瓶上标注cola,在牛奶包装上写milk,在冰箱上贴refrigerator 等。

  4.课余活动要融入生活因子

  营造浓厚的校园英语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趣味浓郁的英语活动。好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使学生通过分演各种角色体验生活,满足儿童对成人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世界著名教育学家福禄倍尔也认为:游戏是人类在儿童阶段最纯粹、最具有精神愉悦性的活动,同时也是深藏于人们生命深处与所有事情之中的典型特征。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英语游戏,创设模拟的生活情景,使孩子获得快乐、自信,满足自我发展和探索周围生活世界的求知愿望。比如,在学习fruit 一课时,就可以用游戏让学生自然领会。老师课前准备多种水果道具,在游戏中挑选一名学生做水果店的老板,其他学生为水果店的顾客。当有“顾客”挑选水果时,“老板”就会脱口而出:Do you like apples,pears,lemons?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回答:yes,I do.No,I don’t.这个游戏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全班同学练习了本单元的主要句子,重难点在轻松的游戏中得到突破,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也突出了交际能力,达到了寓学习于轻松游戏的目的。还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举办一些小型的英语演讲、歌唱等比赛,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激发英语学习热情。

  三、结束语

  总之,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只有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要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在真实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教学中,并最终在生活中实践英语的实用价值。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