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sansa2025

  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或群体与自己文化背景相异的另一个人或群体有效地得体地交换信息的能力有效的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英语教学中,首要前提是同学们的基础较好,会读会写,达到相应的语言等级之后,加上相应的口语训练才能够真正的达到学以致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研究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的提升有着重大的帮助。

  一、培养方案

  (一)让学生亲身体验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交际失误与交际障碍时有发生。文化因素和语用规则是制约和影响跨文化语用交际的主要因素。因此,将会话含义理论与跨文化语用交际策略研究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语用交际能力。在生活中时时刻刻的能够培养同学们的文化情操,提高学生们对文化的敏感程度,充分利用媒体资源,相应的媒体节目都应该得到关注,不能错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水平的机会,利用好新时期的媒体资源对于学习英语口语表述和听力有着重要的帮助,只要生活中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那么持之以恒之后会有很大的改善,从异地的风土人情当中认知到新的体会,也是一种收获。

  (二)熟悉情景对话

  熟悉情景对话是非常有助于跟外国人交流的,可能四、六级都过的同学,但是口语表述能力并不高,听力水平也仅仅是应付做题,但是真正遇见外国人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够很好的进行交流,如果了解了一些情景对话之后,就会对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交谈进行大致的理解,所以,对今后英语的应用起到了良好的帮助,所以学会情景对话是非常基本的要求,这样能够达到学以致用,不做一名书呆子。

  (三)了解国外的生活习俗

  风土人情对于每个地域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地区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如果初来乍到不是很熟悉,可能就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误会,所以了解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对待不同的职业和人士需要进行不同的交流方式,不同职位的人的说话风格也是不同的,所以对于生活习俗和职位的不同说话方式都是有区别的这点需要进行注意。

  (四)教师和同学们的思想和转变

  过去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的过于简单,只是一味的灌输语法,和反复的做题,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目的,最主要的是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师们的教学方法需要改变,同学们的态度也需要改善,不能一方努力,必须双方都加强学习方式才会使教学更有质量的进行。

  二、课程大纲的编排

  (一)学校应高重新拟定教学计划

  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时代要求也在不断转变,对于高校英语教育的教学成果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高校的英语教学也随着中国整体教育体制的变革而有所调整,以往的教学计划应该是注重学生的应试教育,只要笔试分数达到及格就可以给与相应的通过,但是就目前的就业环境看来,英语的口语表述能力和交流能力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所以顺应时代,必须重新拟定教学大纲顺应教学目标。

  (二)学习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已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活动之一,但由于不同地域的人之间存在各种文化上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障碍仍然存在,交际失败经常产生。东西方一直存在着文化差异,所以学习英语,就要把西方文化的精髓掌握,知晓其文化差异,在实际问题到来的时候才不会乱了阵脚,答非所问,掌握必要的俚语也是必要的,这就相当于中国人常说的歇后语或者常用语,但是不归根于语法,是长期以来大家习惯性的说法,这就需要对文化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教学之中的重要环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对教师交接内容的反应差距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发现和总结同学们的掌握情况,根据不同的掌握情况来进行及时的讲解,以跨文化教育为目的的教师的课堂更应该注重细节,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课程而全方位的进行教学计划安排。

  (四)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之前的差别

  在上大学之前的英语都是为了应试教育,去为了考卷上的分数,而去做试卷做听力题,但是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是学以致用,能够得到应用,英语教学培养的目标就是能够与外国人进行正常的交流与交谈,如果掌握了风土人情和文化差异,英语加上以前学习的语法,就不再是难事,能够把学会的东西全部用上,就达到了一个学习英语并且学习好英语的目的。使用交际法教学,注重语言在实际运用中的交际功能;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的空间、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具体交际需求,自觉运用妥帖、恰当的语言形式实现跨文化交际功能的能力。因而,使学生能自如地运用所学到的语言,并能够把所获得的语言能力应用到新的语言环境,成为自觉的语言使用者,这才是大学外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结语

  总而言之,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是值得体验和完善的,相信在这种体制之下,我国的学生们的交际能力会有质的提升,我国将会培养出更多的国际性综合性发展人才。

  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一种较高的能力水平要求,围绕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这个主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首先...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作为一名在普通中学任教的数学教师,回顾这十多年来的教学经历,用同行的话可以概括为:“教得最苦,分数最低”。我总结了一下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因为数学是一门抽象严谨、思维性强的学科,而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脱节。数学虽然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不过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高校学生党员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研究”(批准号:2013SJD880018)、2011年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研究成果之一(SZZD2011010)...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食品安全风险认知调查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c)-0169-05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与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广受关注。食品安全事件接连不断,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习...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41-01 所谓创新能力,它指的是人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活动,最终获得良好创新成果的能力。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人们不断提出问题...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1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在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日益适应学校的发展需求,趋向专业技能型、实践拓展型方向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如下:...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