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sansa2025

  浅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综述

  早在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后在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迅速在国内蔚然成风,成为了我国当前新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

  所谓“互联网+”的含义,通俗来讲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创新理念和技术,将传统行业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新的经济形态的一种战略。“互联网+传统行业”并不是简单的二者相加,而是将二者进行深度的整合,开展跨界融合,利用互联网信息革命的创新理念和手段,重塑商业模式,创造出新的创新驱动和发展生态。

  现如今“互联网+”已经逐渐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进行着相关的探索,各种“互联网+”的项目和企业也不断涌现,因此,社会对“互联网+”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是日渐旺盛。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依然巨大的不利形势,国家层面也在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从而出现了很多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创新创业的事例,有的甚至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国务院也在2015年5月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意在建立健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能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走向成功。

  二、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由来已久,早在1989年我国就已经正是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概念,但是长期以来,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靠政府层面的推动,大多数都停留在表面,没有被有效地深入到实践中去,因此之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并不好,相关的教育系统化、专业化并不是很强,导致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现实作用。

  现阶段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其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指导大学生进行创业,通过创业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其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和短期性,并没有作为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和教育体系来抓。

  二是,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比较单一,依然是沿用了传统教育“大而全”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很难产生有针对性的作用。

  三是,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存在严重的不足,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师都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的现象屡见不鲜,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不够。

  四是,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软硬件条件较差。在很多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往往被边缘化了,对相关的投入也变得有限,虽然有条件的高校都建成了“科技园”、“创业园”,但是这些场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贡献却并不突出,很多都只是落到了名义上。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首先,要深入领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观。要想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在“互联网+”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深刻领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内涵,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客观评价和充分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顶层设计。

  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打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环境。高校要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投入,采用教师引进和内部培养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合理选择和编排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通过各种各样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比赛、讲座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能力,并且积极普及和加强对大学生的“互联网+”的概念教育,让大学生在当前“互联网+”的环境熏陶下开展更加有效的创新创业。

  最后,要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建设,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手段。一方面,高校要建成信息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让大学生能够通过信息平台对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讲座等学习资源进行便捷的使用,并且方便地获取社会实际中的创新创业案例,与同学、教师开展有效的沟通交流,加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相关软实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建设实训基地,让大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去,从而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给大学生创造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和空间,实现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从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浅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