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浅析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sansa2025

  浅析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低效”现象。作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传统的作文教学过分强调“文路”、“格式”,这必然阻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打破传统作文模式,提倡自由自在地抒写、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作文,从而让更多学生来学习,让中学作文教学能有更好的氛围,使学生的心灵舒畅,个性得到解放。

  一、充分认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一种综合能力的反映,是语文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的作文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值得改进和思考。

  (一)重视形式训练,忽视内容指导

  作文教学理念单一。作文教学,教师总是花比较多的力量用在指导学生怎样写上,然后布置一篇篇的练习,让学生去写。而学生面对一次次的作文,总是为“写什么”而伤脑筋,不知不觉中对作文产生了一种惧怕心理。学生作文兴趣受到了限制,更不用提写作的主动性了。作文质量差、写作速度慢,仍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模糊、作文训练随意

  很多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并不是都按照大纲进行,作文训练的随意性比较大。大多数的教师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但是这些方法和策略不成体系,不能实现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在作文指导上,不少教师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来讲什么选材要新颖,主题要鲜明,结构要严谨,事例要典型等等,讲起来头头道。至于如何才能新颖,却又说不清楚,最多就是拿一篇课文中的范文或作文选中的佳作说说而已。许多教师表示常用的方式还是教师笔头点评和范文讲解。教师往往费时费力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分析和点评,学生接到作文本看看分数和评语就草草地塞到课桌里。

  (三)批阅方法陈旧,点评效果甚微

  评价模式常常以“优秀作文选”中的佳作来衡量学生的习作,这往往会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使学生对《优秀作文选》产生一种依赖心理;长期的“低分”使学生没有成功的体验。课文虽然也是一种范例,但毕竟离学生的实际太遥远了,教师缺少亲自写作经验,只能纸上谈兵,不能现身说法,因而指导的力度有限。

  二、努力寻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多样性

  (一)多途径拓展作文教学

  “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五步式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致力于教学生审题、立意、选材、谋篇、遣词造句、修改及各种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的运用,不同文体的写法,甚至常常用应试作文取代常规作文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写作的潜蕴才智在长期沿袭的作文模式中被埋没。为了使作文教学结出具有时代新特质的硕果,应当拓宽作文教学的途径。

  1、走出课堂,放大生活外延

  生活的绚丽多彩,来自于它的复杂组合与瞬息万变,抓住这些,是学会感悟的基础,而抓住的前提是认真细致的观察。观察是“审视”,也需要投入,诚心的积极认真的投入,这种投入不仅是形式上的参与,更是心理距离的缩短,思想情感的融通和语言行为的协调。

  通过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学生获得亲身体验,积累丰富的表象材料,为日后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同时可以获得写作灵感,触发写作动机,提高感悟社会生活 的能力。比如:开展调查本地爱国主义故事传说,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提高了对社会的认识与了解。

  2、跳出教材,放大阅读范围

  对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主阵地是学校,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长期投入到生活的海洋中去。特别是现在,在应试教育比较突出、家长对他们的行动限制又较多的情况下,不可能作生活的主人。那么,要想积累更多的材料,写出较好的作文,其源泉也在课外阅读上。学生在书中阅读到的内容,应该说是一种更为广阔的生活,古今中外,可尽收眼底,有了一定量的“吸收”,自然就有一定水准的“输出”。(1)摘抄重要、精彩部分,有助于欣赏水平、思辩能力的提高。(2)指导学生剪录。有关报纸资料的积累,有助于积累材料。(3)指导学生写、评、答,启发文思,锻炼写作。(4)把握作家思存生活的方式、角度,提高综合素质。

  (二)多方法创新作文教学

  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是中心明确,文通字顺。学生作文的"求新"不同于作家的创新,有其自身的内涵,主要是指:突破自我,打破思维定势,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善于发现,在同龄人中,能形成自己对客观事物较独特的认识和感受;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应使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1、鼓励张扬个性

  中学时代的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对传统观念和社会矛盾最为敏感,他们对社会、人生、生活的思考有可能是偏激的,但正是这种活跃的思维,却常常使创新的火花四溅。所以要放手让学生写“放胆作文”,写出真情实感,写出鲜活思想,写出个性色彩。我们要还学生以自主选择读写的自由,充分尊重其个性,这样学生才能写出熠熠生辉,意蕴隽永的作文。学生作文可以不受题材、体裁限制,可自由挥洒青春与激情。

  2、及时记录灵感

  灵感是一种短暂的顿悟性思维,高潮为时很短,瞬时即逝,是在受到某种启发而爆发出的思维火花,这是极其重要的创造性的质变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写作的才情。要指导学生及时记录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获得的新鲜感受,既可以是片断的、点滴的,也可以是成篇的,只要有新意,都是可贵的。

  3、扩大学生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教学创新的改革,除了要着力丰富学生的生活,还要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阅读所得是写作资源的另一重要来源。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也是一种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方法。读理化书,不仅利于增进科学知识,而且利于培养科学思想;读史地书既扩展了人文知识,也丰富了人文思想;读音乐、美术书可以提高欣赏水平;报刊、名著更可以陶冶性灵,增厚文化底蕴。

  4、提升学生境界

  要特别注意注入理性,充实精神。如果能将单纯的自我表白提升到对平凡生活中的人和事的留意感悟,提升到对社会现象、媒体热点、新闻事件的议论品评,提升到对纷繁多彩的自然现象的深沉关注,这样的“关注自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作文”,才有真正意义可言。

  总之,作文教学的创新必须凸现了生命的人文主体性,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写作体验,而这需要广大教师变革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活动,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真正实现中学作文教学的突破。

  浅析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析如何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增加,但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存在以知识灌输为主、专业能力不强,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在校期间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必要。本文中笔者通过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自我完善和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大和科技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学习、情感、就业、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压力和冲击。他们作为一个最敏锐的群体,生活阅历浅,内心复杂,自控能力...

    sansa2025教育师范
  • 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6--01 一、特殊群体的成因分析 特殊群体学生在日常学习、社会交往和生活中不善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孤僻,缺乏主动性和积...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以就业为导向提升药学及相关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某医科院校药学相关专业2016年、2017年就业情况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2017药学及相关的3个本科专业2017年就业率比较起2016年来看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尤其是药学专业下降了13.65%,下降较为厉害。...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64-01 我从教十年之久,当下我对兴趣理解是:兴趣是一种时间的积累,是一种实践的过程,更是一种潜移默化。说得通俗一些,任何人对某物或是对做某事...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团体辅导与学生党员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两学一做”活动的开展更是对全体党员提出了严格要求。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和培训工作异常重要,传统教育方式弊端较多,学生不接受甚至排斥,效果不佳,探索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新方式是当务之急。团体辅导是具有独特优势的教...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