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之我见

sansa2025

  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之我见

  大学生这个群体是我国人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成长。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随之降低。

  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脾气变得暴躁、情绪波动幅度增大,在遇到事情时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没有具体的生活和学习目标,找不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自暴自弃,容易失去自我。不善于和人沟通,在人际交往中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差而变得郁郁寡欢。自封自闭,性格变得孤僻,不喜欢和他人交流,对亲情友情变得冷淡,拒绝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对生命抱有消极的心理,无法承受社会的压力,更有甚者轻蔑生命的存在。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为什么会如此之差,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也随之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

  家庭是大学生十分依赖的地方,从家人所给的亲情中,大学生可以找到生活的理由和自信。家庭是支持大学生走进社会,更好融入社会的源动力,是大学生迎对社会各种复杂和挫折,坚毅面对生活的重要保障。从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来看,家庭环境是大学生选择自杀这一悲剧性举措的重要方面。

  基于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我们应该在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构建和谐融洽的生活氛围。首先,家长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让他们意识到家庭是心灵的避风港,是他们克服困难,勇敢应对挫折的动力。在这一方面,家长可以进行一些家人一起迎对困难的游戏,可以经常的暗示孩子家人很爱他们,支持他的正确选择。第二,家长要提高对孩子的关注度。如果学校离家比较远,家长要时常的给孩子打电话,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询问是否遇到什么困难,家长还可以常去到学校看望孩子,从同学或者老师那里更多的了解大学生的在校情况。让大学生真切感受到父母亲情的关爱。第三,家长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学生遇到挫折时,家长要和学生一起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为什么会出现错误,和学生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找到自信。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活氛围

  现代大学生大多数是在校大学生,这就决定了学校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老师的课堂教育以及校园内的校园文化等等息息相关。这些因素都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变化。故此,加强校园生活环境建设成为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学校可以构建多层次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融入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引导,如以集体体育比赛为中心开展全校或者系院体育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促使他们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的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对社会竞争的认识,增加他们对挫折的应对能力。第二,创设轻松愉快的大学生活氛围。大学生班级内部可以经常组织集体的户外运动活动,一方面通过同学们参与活动过程中的互帮互助,让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关心和友爱,一方面,通过户外运动,提高学生的户外生存能力,促使他们坚毅心理的形成。其三,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穿插心理教育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对故事中英勇人物的想象,形成对坚定信念和理想的信心和勇气。教师还可以通过对课堂教学理念的更新,创造性的提出应对社会竞争的方式和方法,降低或者消除学生对激烈社会竞争的恐惧心理。

  三、打造大学生心理救助平台

  专业的心理救助队伍和庞大的社会救助组织,是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研究,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因素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打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救助平台是势在必行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可以组织社会各界的心理学专业人士和心理辅导人才,打造一支庞大的大学生心理救助队伍。进行不间断的大学生心理变化发展动态研究,分析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各种原因,丰富有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教学理论。第二,切实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帮助和指导,开展各种能够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专家讲座,接受各类大学生的疑问和意见,听取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做到及时的关心和爱护他们脆弱的心灵。第三,建设大学生心理交流中心,形成“心理专家――大学生――心理专家”的彼此互动,帮助问题大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给他们生活和心灵上的关心和帮助。第四,联合学生家长,学校,形成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有力团队,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探究大学生心理变化的过程,针对容易影响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各种原因进行限制。

  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原因各种各样,如家庭环境,学校生活学习氛围,激烈的社会竞争等。如何能够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人们应该共同努力的事情。在家庭方面,父母应该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在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帮助。就学校而言,应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在教学和各种集体活动中,增加大学生的自信,促使他们坚定信念的树立。在构建社会心理救助平台方面,应该凝聚社会各类心理专业力量,开展专业心理讲座,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辅导。

  此外,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还需要大学生自己的积极参与,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挫折应对能力,避免自暴自弃心理的产生和影响,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之我见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促进美育教学需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43-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创客谈赫哲族旅游纪念品设计

    0 引言 赫哲族作为中国黑龙江省特有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不到5000人,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一种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其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超过千年的历史使其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赫哲有本民族...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农村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题和方法

    在农村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习题练习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只要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情趣,保持学习热情,弥补传统习题课的劣势,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摸索。...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探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教材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章内容。本章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三个层面,对爱国主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对大学生怎样理解...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05-01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1 引 言 学生会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生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干部代表,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他人和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历,针对当前学生会干部队伍...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