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几点思考

sansa2025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几点思考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措施。小学科学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学科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是在科学概念的逐步建构过程中慢慢养成的,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成为目前科学教学研究的焦点。结合教学经验,我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丰富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思维,初建科学概念

  “概念”这一抽象名词,是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点概括出来形成的。随着人类对事物认识的发展,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科学概念是一种内涵,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的基本性质,不同于“定义”。在科学教学中,丰富和积累学生的感性认识,对建立科学概念很有帮助。例如《花、果实、种子》一课中,帮助学生建立“果实”的概念,需要为学生准备如干、鲜、可食、不可食等有不同结构的材料。教师提出材料要求后,由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这正是他们科学学习的开始。学生准备材料时,会思考选择这些材料的原因,观察比较它们的不同,不仅观察外部特征,还会动手解剖观察内部结构,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对“果实”形成了感性认识,为初步建立“果实”的概念打下了基础。再比如《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中,学生已初步感知了空气,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塑料袋,当他们都参与到捕捉空气的活动中后,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为进一步理解这一概念奠定了基础。

  二、亲身体验,深化思维,理解科学概念

  科学教学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究过程重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课堂上,教??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与新建立的科学概念之间以及学生头脑中的思维发生碰撞,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比如《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课中,学生咀嚼食物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为建立“初步消化”这一概念打下基础,课堂上学生再次体验,“咀嚼―再咀嚼”,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这节课“初步消化”等相关概念的建构奠定基础。再比如《听听声音》一课中,声音对于学生来说好像是很熟悉的东西,但学生没有真正思考过关于声音的问题,也没有思考过他们经常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我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等。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听听喇叭里发出的声音、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丰富学生对声音的感性认识,比较声音的不同,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声音概念产生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声音相关概念的兴趣,深化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声音的强与弱、高与低”等科学概念。

  三、分析归纳比较,强化思维,形成科学概念

  不同学段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在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中,学生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对信息和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归纳,加深学生对事物现象和特征的认识,强化学生的思维,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比如《运动与摩擦力》一课中,在教师收、放相结合下,学生经历了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状况和物体重量之间关系的过程。学生通过整理、分析、归纳和比较数据,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解释,得出结论,加深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认识和理解,强化学生的思维过程,形成摩擦力与接触面状况和物体重量之间关系的科学概念,使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四、综合运用,解决问题,深化科学概念

  学习科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将科学与生活相联系,综合运用科学概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一堂课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重要的是掌握科学概念建构的方法,即科学方法。比如《运动与摩擦力》一课中,学生对“摩擦力”和“摩擦力与接触面状况和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教师举例“怎样能比较轻松地搬动一个很重的柜子呢?”“要想在拔河比赛中获胜,需要做哪些准备?”“下雪天,怎样防滑呢?”……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这些常见问题,认识到科学学习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从中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生活的联系。

  以上是我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几点思考。科学概念从学生的实践中产生,也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学生对任何一个科学概念的认识,都不是一次完成的,会随着科学学习的深化和发展逐步提高,逐步完善,逐步加深。在不同的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拓展他们的观念,建立科学的概念,最终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几点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6--01 一、特殊群体的成因分析 特殊群体学生在日常学习、社会交往和生活中不善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孤僻,缺乏主动性和积...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以就业为导向提升药学及相关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某医科院校药学相关专业2016年、2017年就业情况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2017药学及相关的3个本科专业2017年就业率比较起2016年来看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尤其是药学专业下降了13.65%,下降较为厉害。...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64-01 我从教十年之久,当下我对兴趣理解是:兴趣是一种时间的积累,是一种实践的过程,更是一种潜移默化。说得通俗一些,任何人对某物或是对做某事...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团体辅导与学生党员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两学一做”活动的开展更是对全体党员提出了严格要求。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和培训工作异常重要,传统教育方式弊端较多,学生不接受甚至排斥,效果不佳,探索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新方式是当务之急。团体辅导是具有独特优势的教...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学生创新素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培养对策分析

    学习中的创新是在学生自己对某一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后,所发现的独特解题方法或知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对学生自身学习成绩或能力有极大帮助,而且关系着国家未来的进步和发展,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的必备条件。 一、体育教学在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医学生执业法律素养培养浅说

    随着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具有良好执业法律素养的医学人才是时代的宠儿。只注重培养医学专业知识培养模式,既不能维护护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也不能适应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具有良好法律素养的全...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