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中国梦”引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sansa2025

  “中国梦”引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一、“中国梦”引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背景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想信念教育尤其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直是学界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话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错误的思想观念、扭曲的价值取向、狭隘的精神诉求影响、侵蚀着大学生,导致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不如人意。此外,理想信念教育在其自身发展和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如教育理念不够科学与先进,教育内容不够全面与深入,教育途径比较落后与狭窄等。因此,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化的信息时代对大学生进行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理想信念教育,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

  理想信念教育需要紧紧把握时代性和现代性。步入新时代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而“中国梦”这一新的时代主题正是对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构建、理念优化、途径拓展提出的新考验、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青年的殷切期盼,深刻揭示了加强和改进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中国梦”引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从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梦”体现的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而且每个大学生的未来和前程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也是息息相关的。从本质上讲,“中国梦”就是一种理想信念,它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将“中国梦”引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而且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重视和把握的内在要求。

  (一)“中国梦”充实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内容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必然产物,也是当代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结合过程中的应有之义。“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梦想,它要求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人民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包括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等理想信念的教育,要求全体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中国梦”所蕴含和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说,“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将“中国梦”纳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范畴,不仅丰富和充实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内容,而且也充分论证和肯定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可以更好地指引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崇高的理想信念。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指引大学生将自己理想信念的树立扎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用“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鼓励大学生坚决抵制和批判错误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思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和鞭笞大学生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并使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崇高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正做到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将“中国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中国梦”指明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方向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并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觉悟高、思想道德素质好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始终坚持的发展方向。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和后备军。正因为大学生对于国家和民族有着极大的重要性,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它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奋斗目标,并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和冲击,一些大学生在政治立场、意识形态、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而具有强大号召力、凝聚力和感染力的“中国梦”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能量,希望“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的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三)“中国梦”优化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理念

  从国家、民族的高度上讲,“中国梦”就是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梦想;从个人立场来看,“中国梦”就是实现自己的个人梦想和人生价值。“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可以看出,“中国梦”是重视和鼓励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当前,理想信念教育还存在许多现实困境和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教育没有真正地把社会理想和个人价值统一起来。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能意识到受教育者本身的主体性,无视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受教育者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信心,容易产生“被灌输”、“被说教”的感觉,最终导致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微乎其微。“中国梦”以其通俗易懂、亲切平实的风格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中国梦”对个体价值的肯定与包容,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尊重和支持大学生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重视和肯定大学生在“中国梦”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紧密结合起来,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个人梦想和人生价值,真正做到“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四)“中国梦”创新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方法

  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方法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理想信念现状坚持改进与创新。“中国梦”引领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对教育主体间平等对话、交往和互动的坚持与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育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将“中国梦”纳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不仅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注入崭新的活力与生机,而且也提高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真正把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必须要保证其意识形态、政治立场的正确性和坚定性,因此,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方法大多采用自上而下逐步传达的动员方式,给人的感觉是严肃沉重、苛刻严厉的,容易造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地位上的不平等。而“中国梦”教育以一种正面的、积极的主流意识,采用自下而上的教育方式,以主体间平等交往、对话合作为基础实现有效沟通,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因此,“中国梦”引领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方法更为科学化、人性化,“中国梦”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正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积极探索的真实写照。

  三、结语

  将“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研究,不仅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新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而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明确大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和使命,激励大学生自觉将个人理想的实现与“中国梦”的实现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国梦”凝聚青春正能量。

  “中国梦”引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