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对90后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思考

sansa2025

  对90后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200-01

  一、90后大学生的特征分析

  1. 90后群体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的关爱和呵护更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在他们成长的路上所受到的禁锢也相对增多。同时,他们的被动独立和假设性成熟又导致其他心理压力过大,在生活中面对挑战时应变能力不强,甚至因惧怕失败而走入极端。

  2.90后群体成长在社会转型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情感体验普遍呈现封闭式特点,同学们之间缺少必要沟通交流,明显体现为心理矛盾增加,心理压力增加,心理问题多发。在认识方面,他们善恶分明有时又善恶不分,他们敢爱敢恨,有时却无法真正的判断是非对错。

  3.家庭教育影响。大部分90后家长的自身学历层次和文化水平较高,对于教育问题他们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碰撞,增加了学校教育与管理的难度。

  二、创新工作模式,努力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1.因材施教,学以致用

  可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体谈话等方式认真耐心地研究90后大学生群体的成长环境、社会背景、教育经历等,科学地分析他们的思想动态,对社会的认识,心理发展情况。针对他们不同特点,高校教育与管理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完善教育管理的制度,以人为本,引导和启发他们在学习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2.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构建高效信息化管理

  2.1建立飞信,根据不同学生群体划分多个飞信群体(如某班学生群,班干群,学生会群等)。利用飞信群发通知方便快捷,同时节约了时间和节省了成本。

  2.2创立QQ群。以专业或班级创立QQ群,并在群里实行实名制,每人以“班级+姓名”格式命名,充分利用QQ群留言和群公告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和通知,利用QQ群上传各种奖助学评定材料,大学生医疗保险指南,各种学生事务服务流程、表格文档,规章制度,方便学生查阅下载。

  2.3以系、专业、班级或者各支部等为单位组建班级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突破了传统德育在空间和时间上限制,利用微信不再是“面对面”而是“键对键”,学生不善于用语言表达的东西,大都可通过文字真实的传达出来。同时在搭建平台基础上开发校园APP,将教育内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进行呈现。

  3.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大学生的各种突出心理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引导。高校应该逐步完善相应的机制,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同时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化。充分利用学生的第二课堂,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困难挫折的能力。

  4.促进德育方式多样化,寓教育于实践

  4.1高校应当在课堂教育之外广泛开展第二课堂,大力推行校企合作,让学生感受多元化的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知名度和责任感,定期邀请企业成功人士来校开展讲座,进行励志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等。利用已签约企业设立专项奖助学金的颁奖仪式上时贫困生和获奖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院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如:我院与福建省惠好四海医药连锁公司签订“惠好班”、与厦门鹭燕医药集团签订举办“鹭燕班”等“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与福建同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举办“中药师承班”;分别与福建省省立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合作举办省立医院护理班,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肿瘤医院教学基地等“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模式。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大学生全面的健康成长。

  4.2在暑期社会实践以及课程见习过程中,老师可通过设立团队任务,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增强集体主义精神;与省市红十字会,社会福利院,绿家园志愿者等社会公益组织对接,让学生走进社会,切实为人民服务,把德育工作孕育在社会实践中。

  对90后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慕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挑战及对策探析

    “慕课”:MOOC或MOOCs的音译词汇,全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中文翻译为:大规模、开放式的在线教育课程。自2008年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 与 BryanAlexander首次提出“慕课...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便于以后的生活及工作。从这一点来看,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就应当是采取合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与途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为以后更好地运用所学为生活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自媒体(外文名: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高校学生档案的重要意义 学生档案是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档案不可比拟的地位和价值。随着学生档案工作的不断演变,学生档案已不仅仅是高等学校在招收学生、录取登记、学籍管理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记载性材料,更是反映高校学生...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论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变得多了起来。英语作为对外交流的主要语言,也对我们的人才能力提出了要求。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但目前为止高职英语教学结果和社会需求相却甚远。整个高...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中国梦”引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一、“中国梦”引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背景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想信念教育尤其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直是学界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话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错误的思想观念、扭曲的价值取向、狭隘的精神...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