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基于实现“中国梦”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与途径探究

sansa2025

  基于实现“中国梦”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与途径探究

  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进步,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和文明的成长。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更是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目标指向。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我们民族希望和祖国未来,在价值取向多元化时代背景下,能否正确把握住主流意识形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工作。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面临的挑战现状

  (一)价值主体由社会主体向个人主体转移,集体主义观念逐渐淡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族文化交融渠道逐渐增多,西方各种文化、社会思潮特别是网络思想的渗透对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逐渐淡化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个人主体意识增强。

  (二)大学生政治理想信念淡化和社会认知错位。在价值追求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存在的理想信念淡化,一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关心时事。部分大学生对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不清,片面追求享乐主义、金钱主义,特别是部分大学生有宗教信仰,在宗教信仰的冲击下,导致了对社会认知的错位。

  (三)多元化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严峻挑战,社会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社会思潮空前活跃,价值取向歪曲,个别大学生因为一句话或一件小事大打出手,受情义、欲望等非理性主义思潮影响,缺乏冷静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内容

  (一)科学的理想信念。科学的理想信念,正是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也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二)崇高的道德情操。大学时期是人生道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加强道德修养,是大学生自身全面成长、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三)忠诚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

  (四)深厚的法治观念。依法治国法治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还要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

  (五)高尚的职业操守。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树立高尚的职业操守。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发挥新媒体力量,积极传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源地,高校应该利用QQ、MSN、贴吧、论坛、微信、微博等媒体多层次全方位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新媒体力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领学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

  (二)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善于将其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寓于活动中,学会运用各种活动载体进行价值观教育。特别是要善于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中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同时能够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三)坚持干中学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科学理论的学习,最终要运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实践。高校各级党委、党组织以及团学组织可以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方面,校内各级组织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榜样示范评选活动等,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学校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的知道,让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到企业、农村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让学生深入到基层去,才能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国情、民情,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增强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和接受。

  基于实现“中国梦”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与途径探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外国留学生基础医学英文课程教育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12-02 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教育实力的提高和教学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中国的大学进一步深造;而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不仅为能...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 16号),明确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随着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渐建立并推行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次...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谈传统音乐教学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一、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状况 随着经济的开放,思想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发展,网络的广泛运用,大学生的各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实现了一系列的变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学英语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作为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写作教学不仅关系着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而且影响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本文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标的具体要...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和挑战。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全面审视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逐步转变管理观...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小学音乐与其他文化类科目不同,偏向情感化、艺术化,对于小学生情感教育、艺术水平培养以及鉴赏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学生在学习音乐时可以开阔自身的视野,培养审美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一、目前的小学音乐教育...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