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四川高职院校拔尖创新学生培养刍议

sansa2025

  四川高职院校拔尖创新学生培养刍议

  0 引言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留给我们一个沉重的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大学义不容辞的历史性责任,中国大学能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和难以破解的难题。不可否认建国以来我国高校鲜能培养出大师级领军人才,我国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还需积极探索。我国对于高校一直没有停止对资优拔尖学生的培养模式的探索,进入新世纪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多年的努力和摸索,我国高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

  1 国外相关经验借鉴

  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模式及机制:美国高校创新意识靠前,胆子大,水平高,造就了美国现今高比例拔尖创新人才拉动经济迅猛发展的局势。

  德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培养拔尖创新学生的教学体制,包括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体制作为前提基础,需要基础面宽,知识面广,专业涉猎广泛的通识型人才。

  日本高校培养拔尖创新学生的教育模式:日本高校的教育教学更加贴近重视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同时接轨国际高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建立健全一个更加人性化、适应能力更强,更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

  2 对我国构建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的启示

  我国构建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有效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高职院校是将来高校实现发展的一种转变,我国要培养拔尖学生,途径之一就是在现有的高校内部分化出拔尖人才培养机构,如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团队、荣誉学院等,并建立合适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故研究我国高职拔尖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发展理念、培养特色和办学模式,对于高职院校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拔尖创新学生培养的新模式探索中的研究得到下面理论基础,在高职教育变革春天将来临时期,探寻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以加快培养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试行:第一,依靠“教授型名师”直接培养创新学生。高职院校应选拔出一批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授型师资担任创新学生的导师。第二,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拔尖学生须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修养,让其在研究中发挥作用,比如校外实训。也可把学生吸收到课题组中,让他们做教师的助手,参加一些具体的科研工作,如文献检索、文献综述、调研、收集整理资料、实验工作、撰写论文。在实践过程中,增长才干,以便创新。第三,改革现有的学校评估要求、教师评估要求、学生管理制度。对创新学生因材施教,在相关课程完成时,特殊要求,单独制定个人计划,让其多实战。第四,增强高职创新学生的奖励,以激励学生,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应增强学院对创新学生的奖励,尤其是对于有一些创新才智和潜质的学生,在全国性、省级比赛、专业学科比赛中取得重大荣誉的,如本院学子首次使用无人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对于此类科技创新发明等,学院应适当提供资助,以激发优秀人才的创造潜能与创新热情,发掘更多有潜质的创新人才。如有可能,省教育部可拟设定省级创新学生专项资金来鼓励优质学生。第五,建立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可率先搭建产学研合作,形成企业(公司、工厂)、高职院校、科研机构的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首先要建立高职在校生参与生产实习,让在校期间接触实践、以及科学前沿。重视对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在实践中教授理论知识,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生产中理解知识。第六,重视国示高职院校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不同学科的交杂会萌发出新颖的思想,国示高职可率先引领不同学科的融合,文科中渗透数理化知识,理科中交杂文科思想,同时让专业学科跟必修重点学科渗透,如本院计算机科学系软件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时,可以从编程角度教授学生如何实现某一理论,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先讲理论过程,再加入数学程序实践课。同时学院健全多学科交叉的机制,对重点交叉学科给予重点支持。

  3 结束语

  本文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特点,重点对几个对策进行了阐述,主要从培养机制出发,结合产学研过程,可较大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但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众多,包括高职教师情况,以及课程设计能否结合企业实际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

  四川高职院校拔尖创新学生培养刍议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