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中学生物课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sansa2025

  中学生物课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课堂是教师传授科学知识的阵地,而实验课则是学生独立思考和亲自实践的阵地。在实验教学中,要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必须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通过多年的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我体会到生物实验课对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后,为了提高公民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而设立了基础课程体系中的生物课程,同时规定初级中学校的生物课实验教学,综合培养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方式。在实验教学中,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还能使自己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同时,这些实践课程对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和动手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初中学生没有丰富的生物知识,且自身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实验能力等能力还欠缺。因此,必须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的生物教学和生物课实验操作教学。

  二、提高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途径

  1.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在生物实验课中,只有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医生给病人看病,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如果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不采用科学的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调动学生的潜能,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2.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较好的实验效果。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实验目的。

  3.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解剖鲫鱼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认为解剖完了,实验就做完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硬纸板,在一定的位置写上鲫鱼各器官、系统的名称。做解剖鲫鱼实验时,先?学生观察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给学生设置问题,边看实验,边思考。然后,按步骤规范操作解剖,将观察后的器官,系统解剖放在硬纸板写好的相应位置上,并在实验指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结构及功能,教师检查评分。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4.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探究种子成分,鲫鱼的解剖等。在上完植物的基本结构后,对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进行考查,这个实验既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又考查了临时装片的制作,也考查了对细胞结构的认识,为后面的生物实验打下基础。对实验操作能力差的学生,加强个别辅导,做到人人过关。这样既克服了实验仪器少、学生多、难于动手的矛盾,又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通过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和科学态度,发展了智力,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

  5.采取“讲解、示范、操作、纠错”同步进行的实验教学法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学中可以与学生共同进行实验操作,完成实验现象观察,分析实验结果。即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实验操作全过程,或实验的关键步骤及要领,然后教师开始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加以语言解释,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同时教师及时回答学生在每一步操作过程中提出的疑问。老师在演示结束后一定要再让学生重复做一次或几次,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时老师可一边巡视一边发现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通过学生实验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实验操作的欲望。

  6.应加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及再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验是获得理论的手段。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课操作获得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再通过理性认识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的能力。要让学生明白实验课与理论课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那种“做不做实验都一样、做不好还不如不做”的怪现象是必须改变的,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动手实验的快乐,形成一种奖“勤”罚“懒”,褒奖“做”的、批评“看”的,“做”比“看”好的实验氛围。同时,应鼓励学生自己尝试不同的实验材料或实验方法再实验,当然,学生自己的尝试可能得到不正确的结果,但靠自己获得“为什么”的道理要比接受现成的“是什么”更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参与和体验了探究过程。

  7.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变被动为主动

  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实验课的管理、实验计划的制定中来,也是一种好方法。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了解、实验作用的理解,使学生变要我做实验为我要做实验。在一系列参与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实验教学不应只重实验结果,更应看重实验过程,手、脑的结合能力,科学实验的态度、意识,即获得实验综合性、协调性的发展能力,这会为以后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8.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课堂上的灵活使用,能充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这对确保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加强学生课堂练习,巩固新知识,总结实验技巧,这种方法就是“教一点,学一点,再做一点”,这种教学方法能达到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巩固实验效果非常好。

  三、结束语

  生物课程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许多现象要通过实验才能解释,各种生物体的身体构造也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看清楚,而且生物学中的理论全是前辈们在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因此,为了能够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地给中学生讲解生物学知识,就需要生物教学要实行理论教育与实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要学生知行合一。教无定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做到更好。

  中学生物课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中学生物课堂高效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初中生物教学是一门培养学生生命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自然学科。作为教师要努力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收获。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模式的教学活动,可帮助学生对生物世界...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探究

    一、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校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年龄小,它们的适应能力非常有限,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融入到全新的集体生活中去。另外,长期与家庭的分离对于学生性格的形成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一些孤僻、...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探究

    自主学习一直是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目标。自主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现实教学中,很难有教育工作者真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所以,对于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需要进一步研究。笔者从这个出发点出发,先阐述小学美术欣...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友善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7.044 Abstract "Friendship Value", a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Chi...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认知及存在的问题 1.基本倾向 首先,政治认知基本正确,政治认同感较强。陈至立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当代大学生从国内外以及改革前后的鲜明对比中,特别是从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中,深刻感受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探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2-128-2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国内一些大中型城市中兴起。高等职业教育...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