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进行音乐鉴赏

sansa2025

  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进行音乐鉴赏

  作为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教育目标的一项内容,音乐一直是中小学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一门课。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大都依据课本进行音乐的教学实践。然而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音乐鉴赏始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中小学生素质和审美的培养就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因此选择一种或几种好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作品,同时促进音乐鉴赏课成果的发挥,让学生能从中真正学到东西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音乐课中。

  一、音乐鉴赏课的选曲

  选曲在音乐鉴赏课中是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接受度和课堂气氛,选曲得当有益,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控课堂,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教学成果,促进学生发展

  然而,现今中小学生大多接触的音乐类型偏流行的方向,流行歌曲在作词作曲上都存在不严谨的现象,且歌词内容和歌曲主旨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发展。当然流行歌曲中也不乏积极向上的作品,例如《隐形的翅膀》等。这就要求教师能在选曲时,侧重古典音乐,从而达到鉴赏的目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又能适当选用积极向上主题健康的流行歌曲,引发学生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二、音乐鉴赏课的切入点

  大多数教师在讲授鉴赏课的音乐作品时往往都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过早过多的讲述作品的乐理,导致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失去了对音乐作品的兴趣,甚至是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所要鉴赏的音乐作品的背景出发来展开教学。

  因为古典的音乐作品大都有着或是凄美或是悲壮的背景故事,加上古典音乐的风格明显,很容易从浪漫或是激情的情感出发,让学生投入。教师在音乐鉴赏课上引入新的音乐作品时,因首先介绍作品的背景,作曲者或音乐家的生平事迹,作品的风格,作品诞生的动机以及作品诞生年代等等相关的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学生能像听故事一般很容易被带入作品中,而且会最快速度地消除抵制心理,从而提升对被鉴赏作品的接受度,教师也能更顺利的开展课堂教学,让课堂教授的成果最大化。

  三、音乐鉴赏课的内容

  (一)在学生对被鉴赏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定了解并产生一定好感后,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是听完音乐作品的感受,也可以是对作曲者或音乐家的感觉。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多注意和体会营造作品情感和氛围的因素,为后面讲述乐理打下基础。当然,这个环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一个良好的沟通。这个环节可谓是鉴赏课的中心环节。

  (二)有了上述一系列的铺垫,此时将乐理知识引入课堂再合适不过了。学生既没有了抵触的心理,有多作品的形成有了诸多了解。但是教师依然要注意,不可强搬硬凑的将乐理知识加入教学内容,整个乐理知识的教授过程还是应该要侧重于情感的部分。例如,几分之几的音符更容易表达怎样的情感,哪一个调子的选择更适合表现悲伤等等。利用这个角度去讲解乐理,不仅能让被鉴赏的作品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也会让作品作为教师教授内容的支撑从而显得更有说服力。

  (三)当然,当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进行完成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对作品或是当堂课学生的表现做一个小结,或是补充一些遗漏的知识点。只有当学生充分了解一个音乐作品后,才有可能注意到贯穿于音乐之中那些微妙的音乐基本要素。

  (四)最后一个部分,相当于课外作业。学生在欣赏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后可以小试牛刀地进行自己的创作。这不仅是教师教学过程的检查和反馈,也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当然教师应辅助学生进行创作,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结语

  音乐鉴赏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爱好,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改变观念与方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音色的特质,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学工具和手段,调动学生的不同感官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理解音乐内涵,体验音乐乐趣,抒发学生多样化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让他们坚定不移地爱上音乐鉴赏课,使得音乐鉴赏教学的课堂成为教师、学生共同互动的有机整体。通过音乐的鉴赏,使得学生在多项感官和综合素质各方面都得到锻炼和发展。

  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进行音乐鉴赏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新时期高职大学生创业模式的探索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参与创业的意义和作用逐渐为社会认识。但在我国,大学生创业理论研究却远远滞后于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因此,大学生在进行创业活动时缺乏理论指导,使得本来就充满风险的创业活动更加困难。其中,表现最突出的问题就...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人文关怀视域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253-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等、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报告中特别强调...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颜色革命”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什么是“颜色革命” “颜色革命”始于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是这一政策在新世纪的变种。“颜色革命”继承了和平演变的基本内容,即用和平的手段推翻西方国家所认为的不民主的国家。但是“颜色革命”与和平演变政策有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新媒体时代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2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4-0138-01 一、媒介素养的缘起及发展 1933年,《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中率先对在学校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析班主任基本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B-0034-01 班主任素质简单来说包括两个方面:教育素质、道德素质。道德素质又包括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个人品质等。在我国,学校教育是以学习为主要...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提升高校学生社团成员满意度的对策研究

    由高中进入大学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在进入大学前的学校生活中,学习是学生的第一任务,几乎也是唯一的任务。在进入大学以后,学习仍然是学生的第一任务,但在大学阶段学习已经不再是学校生活中的唯一任务,高校学生社团成为了大学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