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sansa2025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是教育部近两年来新提出的概念,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加强对学生各个核心素养的重视和培养。对数学学科而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一、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指的是人们在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必须要具备的能够接受各种挑战的素养。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数学核心素养则指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发展中需要具备的各种素养,包括数学科学素养、实践创新素养、责任担当素养等方面内容。同时,媒介信息素养以及问题解决、批判思考、人际交流等素养也将被纳入数学核心素养的范围之内。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1.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

  信息媒介素养是新时期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加强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重视,一方面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重视,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增强信息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帮助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的培养并不单纯指教师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熟悉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还应包括课外对信息技术的使用。

  例如,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和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群组,组织学生在网络平台中共同学习,交流数学学习的心得并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课外时间,教师可以在群组内发布有关数学内容的链接或者文档等,让学生通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来巩固自己的学习。

  2.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

  实践素养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曾经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止步于教材,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新时期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生活结合在一起。

  例如,在进行除法运算时,教师提出:“假设你们的语文老师前年已经40岁了,已知老师有个女儿,教师的年龄正好是女儿年龄的倍数,且倍数不超过6,请问老师女儿现在可能是多少岁?”这样的情境设置,首先可以让学生复习乘法运算,并从乘法运算过渡到除法运算,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并且教师没有采用单纯的理论性假设,而是根据现实中的实际案例进行举例说明,能够帮助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3.创设复杂的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基本、简单的现实数学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复杂生活问题的思考和独立解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会这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呢?”虽然看似教师是在向学生提问,但是教师实际上已经给出了问题的答案,大部分学生只需要也只会回答“好”或者“不好”,最后再将浅显的道理和理由进行复述即可,没有真正地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点自主思考的时间,并且要善于创设开放性的问题进行教学,以帮助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运算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到今天为止,已经学习了各种简单的运算方法。那么大家觉得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运用到这四种运算?举例说明。”然后学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买菜、逛超市、买东西。”通过反馈,教师发现“买卖”活动较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于是教师继续引导:“嗯,看样子很多同学都想到了,逛超市购物经常会用到加减乘除的问题。哪位同学能给举一个例子呢?必须按照真实的价格来举例哦!”于是学生开始上台展示自己的购物情况,在讲解到最后时,学生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了全部得出整数,在计算时通常采用的是将“元”化为“角”来运算。部分学生就开始有这样的疑问:“老师,如果不按‘角’计算,而是按‘元’计算,那么怎么算呢?”说明学生是通过自主思考提出了问题,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教师则可以通过小数点的教学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效果。

  4.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本身的学习方法意识并不强,大部分学生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机械学习,教师怎么指导,学生就怎么做,因此在学习上较为被动。核心素养中强调,自主发展也是重要的内容,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使之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以及勤于反思的能力,从学生的未?矸⒄菇嵌瘸龇?,为其奠定必要的素质基础。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合作学习能够实现学生相互之间的良性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可以让学生经常进行合作学习。

  5.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关键,在数学学习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是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以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例如,教师给出一道较为复杂的应用题,先不告诉其参考答案。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思维,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时的提醒:“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最后的答案,而且有些同学还使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让老师看看你们最多能够找到几种方法。”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刺激下继续埋头思考,尝试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解答,最后学生均养成了多动脑、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良好习惯。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创新素养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可以多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素养,是学生长期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素养。在数学学科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素养包括实践创新素养、自主学习素养、媒介素养等多种素养。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以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理论教学、创设复杂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法来加强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

    学生的数学成绩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着很大关系。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单纯的理解和记忆是学不好的。数学更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也就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是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通过生活问题情境的创设可...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数学是生活中的科学,是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而生活也是蕴含无限数学问题的载体。怎样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课前导入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想让学生能够学到“生...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173-01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转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讲课,且讲课内...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的世界由各种各样的数字和图形组成,抽象思维是数学世界的通行证,足以可见抽象性在数学中的关键地位,所以掌握并提高自身的抽象能力对每个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课本上的每一条概念,每一道数学例题,都体现了数学的抽象思想,对于每位学习者而言,都...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讨

    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要求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重视其生活化,但是很多老师目前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到位。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几种策略,希望能够更好地推进小学数学生活化的进程,让学生更加愉快地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和综合素质。...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

    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组合,也就是说,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传播交流活动。可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是听课的对象,这就不利于学生发挥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以生活为切入点,结合数学,创设情境...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