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功用分析

sansa2025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功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286-01

  体育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因素和社会人文环境因素,各种环境因素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参与在体育学习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 以各自特有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干预着体育学习的进程与效果, 它是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问调查法等,抽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500 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65份,其中男生235份,女生230份。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体育教学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进行体育课教学、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根据它的特点和功能可分为 3 个部分:运动设施环境、自然环境、时空环境。

  1.1 运动设施环境

  设施环境主要包括运动场地、运动器材、图书资料等要素。它是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 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一个好的体育设施环境可以为体育教学提供一个理想的教学互动的场所。体育教学场所内的器材设备的完整性、场地布局的合理性、装修色调的刺激性、活动空间的范围、光线的明暗、空气流动性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生理产生直接的影响。良好的体育设施环境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调查显示,78.55% 的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场馆和器材的数量和种类表示满意。对场地(馆)的布局上61.53%的学生觉得不合理,主要是受我校地理环境及原校区限制,新建场馆及原有场馆分布较散,且学生住宿区分校内和校外,学习区离运动场较远,所以学生平时上课和体育锻炼时会觉得很不方便。其次学生不满意学校场地(馆)空气流动性(88.61%)和质量方面(87.13%)。在大学生体育信息来源调查中,1 0 0 % 的学生体育信息来自于体育课学习,还有71.85% 的学生选择体育课本涉取信息,然而只有3.08% 的学生向图书馆涉取体育作息。

  1.2 时空环境

  学生对体育课时间安排的满意程度上,有87.94% 的学生较满意于下午的体育课时间安排,而有55.09% 的学生不满意上午的时间安排。分析其原因,一是因为学生对体育课重视程度不够,上午7:50 分的第一次课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太早,学生大都未吃早饭,匆忙上课,故学生满意度低;二是下午的上课时间较人性化,推迟到14:50,夏天避开了最毒辣的太阳,冬天争取到充足的午睡,因此学生满意度较高。在体育课上可以发现,上午第一次体育课上的学生精神状态不好,学生学习质量不高,而下午的体育课课堂气氛相对要好,学生积极性相对更高。体育教学活动还必须有一定的空间环境。不同的空间组织形成和空间密度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对老师的访谈中发现,学校的空间环境质量并不高。目前学校体育课上课人数较为固定,一般40人左右。但由于扩招带来学生人数猛增,单位时间上课班级也随之增加。有限的体育场馆内空间密度增加,学生的器材使用率下降,体育教师普遍感到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体育教学环境中的人文环境

  2.1 人际环境

  人际环境是指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状况, 它是学校内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与学生学习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两种关系从不同方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广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评价还是比较好的,教学态度认真、方法得当、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专项技术过硬、对待学生耐心、无偏袒。大部分学生与教师相处感觉轻松,课上能与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教师为人师表,爱护和教育学生;同样学生也尊重教师。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课堂师生互动,学生有信心在教师引导和教育下进行体育学习,学习积极性高,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这对提高学习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学校内学生与学生的学习关系融洽,学生间能互相帮助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很强的团队精神。这种互助学习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优生和差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学习质量得到保证。在师生学生之间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 学生产生满意、愉快、合作、互动和互助等积极的情感状态, 它能极大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 保证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2.2 意识环境

  对大学生体育意识调查中发现,学生的体育意识已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而发生变化。学生体育意识的变化,为体育学习带来新的气象。学生将体育课学习不再单纯的看待为一种课业,而是作为一种获取体育生活的方式,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必要性,产生学习的兴趣, 自觉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 从而建立起较强的参与意识。

  三、结论与建议

  1.建议学校在场馆设计方面应多考虑符合体育教学和锻炼需要的场馆设计,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适应教学的需要。2.建议学校多购入体育类书籍,覆盖面要广;充分利用宣传栏,校电台及通过举办体育讲座、体育竞赛等方法,加强对体育的宣传和体育知识的传播。3.建议学校研究对策,加强施工管理,尽早完善场馆建设,改善体育教学的空间环境,提高所有场馆的使用率和使用寿命。4.建议学校充分利用室内场馆优势,合理安排晚上的体育课,将体育课延伸到晚上。5. 建议学校在在课程安排时, 开设相关的环境保护课程, 宣传绿色体育的思想, 使学生建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体育意识。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功用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 04 ― 0153 ― 02 网络已经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从网络发展趋势来看,大学生正逐步成为网络的重要创造者和享用者。网络及其网络文化带来...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分析

    1 复原力和人格特质的定义 大学生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压力,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促使大学生的心理急剧变化。有一定强度的、持续的压力体验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然而,有的大学生并不会产生诸多适应不良状况,...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转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培养、发展和提高的价值,这一点在小学语文教师中有着规范地认知,但是如何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利用小学语文课堂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却存在理念和思想上的问题。当前很多教师在小学语...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探求医学院校非医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方法

    高校扩招使大学生数量飙升,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也持续扩大。医学院校为增加竞争力,非医专业招生数量也相应增加。医学院校非医学生数量增多随着而来的就是非医学生专业学习与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因其学习环境的特殊性,非医学生的就业观念受到的影响较大,更多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论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效果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这种即时通讯程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微信以其简单明了、便捷实用且操作简单的设计特点赢得了社会各类人群的喜爱,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微信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以其低廉的使用费用、没有技术门槛的操...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起到这个主导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和实践。 一、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意义 音乐创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有许多...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