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sansa2025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同时也应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果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便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中强调: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利用课前3分钟的一个小游戏,一个小比赛,一个故事……来抓住学生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力持久而准确,思维敏捷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自主探究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自己解决发现新规律,是实行知识的再创造。能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是关键。要在研究教材和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感性和理性材料,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学生在新知识学习之前,通过预习,把自己能学懂的学懂,能掌握的掌握。学生的个性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才能焕发生命力。

  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

  合作探究是自主探究的深化。合作探究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和调控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全过程,合作探究学习,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在上认识三角形,平行四?形,梯形这个单元,多数我是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还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让原本平淡繁冗的课堂变得充满生机,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已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倾听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注意倾听他人意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学生学会求知的重要途径,倾听与表达共同组成与人合作交流的基础。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听――倾听老师讲课,倾听同学发言,方能积极有效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进行。

  五、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不仅是教育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关键措施。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首先教师要“以身示范”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板书工整,清楚,给学生起到模范作用,针对学生拖拉、磨蹭、马虎、不工整涂改等问题,应加大督查力度,必要时给予相应惩罚;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检验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且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检验的良好的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

  总之,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形成过程。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主动学数学的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258-01 在新课程改革与课题实验研究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21世纪赋予教师的重任,是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新要求,我们非常努力地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研究

    一、科学发展观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大学是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的摇篮和锻造民族精英的熔炉,而德育又是大学教育的最为重要的内涵。社会主义大学,不但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而且要旗帜鲜明地贯彻德育为先的原则。从科学发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科学精神即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不断实践中逐日累计起来的共同信念、行为规范、价值标准等,科学精神是科学性质来决定的贯穿在整个科学活动内最根本的精神状态与思维方式,其主要为呈现在科学知识内的思想或理念。科学精神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教育价值与教育思想,...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如何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中,语文素养的培养是现代小学语文教育关注的重点内容。在现代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多媒体的出现和不断的普及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改了巨大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析七年级学生地图能力教学策略

    一、用图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若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地图能力,教师就应当先激发学生运用地图的兴趣。为此,教??可以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地图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设计等,以此真正提高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应当...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对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带团建”的思考

    一、引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党建带团建是基层党团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优秀接班人,活跃团组织的有效方法。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一般由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组成,是最基层、最前沿的党组织之一。十八大提出“全面提...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