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加强和创新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sansa2025

  加强和创新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现代化的到来,社会总体环境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基于此背景,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受其影响变得进一步多元化,新的形势势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为严峻的考验。因此,如何创新和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工作实效性,培育现代化“四有”新人,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共同面对的课题。

  一、新形势下,正确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社会行为、思维模式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具体的变化。

  1.部分大学生出现人生观偏差。市场经济大潮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冲击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思维极度活跃、崇尚自由、性格鲜明,但是整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成熟,辨别是非能力有待加强。部分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较为片面,价值取向不明确,往往会出现人生观的偏差。

  2.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高校扩招政策自1999年开始便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走进“大众化”的教育时代。在此特定背景下,逐渐出现了高等学校招生人数扩大,社会人才需求量小于高校入学率等矛盾,从而致使高校大学生面临就业难题。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部分心理脆弱的大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3.开放的网络文化对个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消极影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信息交流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互动方式,但是对个别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却带来消极的影响。例如,网络的虚拟化容易让大学生迷失,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异体化思维。另外,面对强大信息量的互联网,暴力、色情、反动等不良信息容易夹杂其中,这就会对个别辨别能力较差、自制力较低的大学生带来种种负面问题。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目前,国内外形势有着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随之受到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一方面,西方大量信息的涌入对大学生生活方式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另一方面,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变得愈加尖锐化。此外,开放性的网络信息社会令各种文化互相激荡,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高度。所以,高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与环境,开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1.立足实际,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人本性的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坚实保障。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立足于实际,结合学生现状,尊重其个体差异,挖掘内在潜能,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各大高校都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打破以往死板固化的学生管理模式,以平等的视角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当今是和谐社会,顺应现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紧密结合全球形势,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和创新工作方法。针对年轻一代的大学生,要强化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下,改进核心工作思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切实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学习,积极开拓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如:通过QQ群、飞信、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等形式与学生实时交流、沟通。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化、科学化之后,不仅拓宽德育的教育空间,而且还能随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强学习,健全思想政治队伍。加强思想政治队伍的自身建设,是高等院校发挥政治核心的主要因素。首先,要牢固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切实做好理论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力提高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理论水平。与此同时,要时刻树立创新和发展的观念,力争以思想创新为先导,从而带动整体团队的工作创新,最终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4.实践教学,体现时代价值。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新形势之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理论结合实践。高等院校可以结合当地实际环境建立校园实践教育基地,定期分批安排大学生实地走访,旨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灵活多变性与生动实效性。此外,还可以改进部分考核方式方法,将大学生思想表现、社会实践情况归为考核范畴之内,进一步全面考核大学生思想素养。

  三、新形势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主动调整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实事求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时代感和实效性要求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一切立足当今社会实际情况,从具体出发。只有认真对待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高校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客观和理性的评价认识,既不好高骛远,也不会头脑发热。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对高校大学生冲击巨大,所以必须加强对受教育对象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找准切入点,例如从时代特征或和国家方针政策着手, 让当代大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兴奋点,从而平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总体来说,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任重道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摒弃传统说教式方式方法,坚持理论学习与实际活动相结合,努力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进而做到把握实效性、增强创造性、开拓创新性。

  加强和创新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