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培智学生问题行为调查分析及教育思考

sansa2025

  培智学生问题行为调查分析及教育思考

  一、问卷调查

  培智学生通常伴有多种情绪、行为障碍,其高发的问题行为对正常的课堂教学有很大干扰,也往往影响了周围同伴的正常学习和人身安全,让一线的特教教师深感头痛和无奈。为全面了解本校培智学生问题行为的特点和表现,本校以韦小满教授修订的《儿童适应性行为量表》为蓝本,编制了《萧山特教学校智力落后学生问题行为量表》,对全校168位学生以教师问卷的形式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成因,为开展有效的行为干预和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依据。该量表分八大类行为,如课堂破坏行为、不顺从行为等,35个具体问题行为条目。量表根据学生问题行为出现的频率,分“频繁、经常、偶尔、没有”4级记录。

  二、结果分析

  1.问题行为表现突出

  本次调查共检出问题行为学生136名,占总数的80.9%,但在每一类行为上又表现不同。问题行为出现率高,带有普遍的问题行为有课堂破坏行为、不顺从行为、情绪不稳定、多动、不良习惯及古怪行为等。其中最突出的是多动行为,有94人,占总数的55.6%;其次是课堂破坏行为和不良习惯,分别有71人占42%和68人占40.26%。

  2.问题行为原因多重

  调查结果显示,八类问题行为原因多重,但又具有共同特征。主要以学习无趣和达到目的为主,其次为寻找乐趣、感官刺激。学习无趣主要跟智障学生自身身心障碍有密切关系,智力的落后导致其认知、言语、沟通等能力低下,学习的可接受度狭小。而较多特教教师缺乏深厚的专业背景,导致教学单一,也是造成学生对学习无趣的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达到目的”是低幼儿童经常采取问题行为的主要目的,由于智障学生智力与低幼儿童相仿,加上先天语言发展障碍,只能借助问题行为进行沟通,与人交际,实现个人要求。

  3.教师的干预措施标本不兼治

  统计显示,教师处理问题行为最常用的措施为口头制止,其次为言行制止、行为指导。在一般情况下,教师采取的这些措施都有不同程度的即时效果,但对促进良好行为的发生未能起到良好效果。其原因主要是没有了解问题行为所具有的特定功能,采取的干预措施缺乏针对性,所以达到的效果也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从根本上降低问题行为的发生频率。

  三、教育思考

  1.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参与度

  立足课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参与度能有效减少课堂的破坏行为、多动和刻板等问题行为的发生率。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个别化教育和结构化教学,全力打造特教课堂新范式,让每一个特殊学生都能建立规范,乐于学习。

  学校提出,教师要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教学目标,并细化到每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做到分层教学,尽可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培智学生多动行为最为突出,注意力不集中,教师需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增加学生的课堂活动量,进而减少诱发问题行为的因素。针对日益增多的自闭症学生群体,还可以积极推进结构化教学,采用图片、照片、关键文字等视觉媒介,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内化和掌握。同时选用较为简单的教材,采用小步子教学,降低任务难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同时,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2.培养交际能力,加强适宜行为表达

  调查显示,培智学生欠缺基本的交际技能,常用问题行为来表达自身需求和情绪。为此,近年来,学校不断增加相关个训课程。目前已开设自闭症训练、多动症训练、语言治疗等多类课程,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教育支持。借助课程,结合日常训练,学生习得和使用图片、手势等交际技能,学习在人际交往和表达需求时使用适宜的语言和行为表达。同时,在班级文化布置中,我校还积极利用结构化理念,通过视觉提示,设置图文并茂的班级日课表、一日流程图、情感表达区、技能学习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3.开展行为矫正,减少问题行为发生

  对培智学生矫正异常行为,建立适当的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非常重要。近年来,我校大力加强学生的行为管理,通过积极构建“学校―班级―个人”三个层级的行为干预,全方位、立体化地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通过“思想引领―实践跟进―个别矫正”实施策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习得良好的行为表达,形成适宜的行为表现;借助“行规儿歌―代币强化―个别化行为干预”等手段,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激发学生良好的表现欲望。基于学生的身心现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校多管齐下强化行为养成,深入探索行为矫正策略,努力把公民教育落到实处,初步构建了培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模式。

  培智学生问题行为调查分析及教育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在综合性学习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综合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将教学的方向着眼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将语文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品质之中,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素质修养。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的素质,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加强就业心理干预提升大学生就业成功率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employment has become a very troublesome problem for every college student...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究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而他们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青年中期,心理发展很快,是迅速走向成熟却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时期,同时也是心理矛盾、心理冲突非常集中和复杂的时期。因而心理健康作为重要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开展吃苦教学 提升医学生素养

    医学院校承担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医卫人才的重任,医学院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既要立足于培养具备过硬医技专业素质的医学人才,要注重夯实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医学专业课教学和临床一线实习是为了提高医学生从医专业技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医德医风等相关实...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历史教学中学生主动性培养的创新路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208-01 中学历史教学除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文社会知识,更要注重结合历史学本身的特点,让学生学会思考"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将要到哪...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跨文化理解力现状调查

    1 概述 在社会发展空前繁荣的今天,国际化是任何领域、任何国家与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