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个性

sansa2025

  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个性

  一、前言

  当一个人受到一些特定的社会条件以及教育影响所形成的某一种性格特点,就成为人们所常说的个性。个性一般分为2大类:一为心理特征;二为倾向性。当中的心理特征包括为能力、气质与性格等;而个性倾向性则包含有欲望、兴趣、动机、志向及信仰等等,人的个性就是由他们两者共同构成。虽说人的个性形成与先天遗传关系颇大,不过与后天环境还有教育也紧密相连。小学语文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的课程,与此同时它的课程也具有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致使在学生个性培养中起到重中之重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所面临困境

  1. 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

  语文教学上,老师还是采用传统教学(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没有过多的变化,这种教育方式被称为“填鸭式”。其具备一个最大缺陷――学生只能一味听课,而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完全发挥,更何况对个性培养。

  2. 教育方法太过单一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其目的就是教学生识字、朗读,但老师的方法好像永远只有教导学生写字、读书而已,往往对生活中一些事物的联想却选择性忽视,这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了限制。

  3.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师生之间互动之所以很少,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的教育方式为“老师只在讲台上讲,学生只在台下听”。以至于老师对学生的性格及特点不是很了解,从而对学生的优点不能及时帮助加强,也不能对其缺点进行及时纠正。

  4. 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

  照理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良好的环境,可却恰好相反,它带来的却是严重的视听污染。其中最严重的当属网络,网上帖子里的错字数不胜数。所以,若是不严加规范语言文字的运用,照此下去,学生就不能学会去怎样正确运用语言文字,造成学会语言垃圾的制造。

  5. 语文考试的失范性

  语文考试的目的就在于对学生语言文字正确使用的一个检测。可是如今,人们所了解到的大多数语文考试却不是这样的。比如一些考试为了具备区分度,不让所有学生都会做,就会玩一些文字游戏,根本不像是在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这严重影响到语文考试的示范性,不利于选拔人才还有个性上的培养。

  三、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的建议分析

  1. 为学生展现个性特征提供舞台

  小学生都会具备这样的心理:好自我表现,急于展现自己的个性。在拥有无比想象力的小学语文课程中,老师应给予学生对自我的一个展现机会。像对于课本中的知识,老师就该让学生自由的阅读与领悟,这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增强,又可对个性进行培养。

  2. 营造舒适的教学氛围

  旧式语文教学中,老师总是一脸严肃,导致课堂的气氛也总是十分紧张,学生不敢想、不敢说,甚至出现说假话、套话以及空话的现象。这样把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地束缚住了,对培养创新精神不利,所以现今教育迫需唤回学生的自信。老师要给教学营造良好的气氛,让学生去自主地学习、思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潜能,培养个性。

  教学氛围如何营造?第一,树立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至关重要,这种关系让双方即为师生,也为朋友,彼此之间可相互信任。如此一来,学生对自己的观念、看法就能表达出来,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再者,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都了如指掌,这才能主动去帮助他们。每个学生的性格都会有所不同,所以要采取不同的引导与帮助方式,尽情地发挥他们的特长、优点,并对缺点与错误及时纠正。最后就是鼓励学生把他们所想、所思的都说出来。针对某个问题,学生总是保持沉默是金的态度,不畅所欲言,这不利于个性培养。可是只有当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大胆地表露出来,老师才对学生有所了解,从而帮助学生培养个性品质。

  3. 对学生好奇心的引发

  中国谚语就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失去兴趣时,这也就意味着很难学到新知识。小学语文教育更甚。不说“好奇心害死猫”吗?所以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那就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这无疑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而教学中对学生好奇心的激发关键在于这两点:①艺术型;②巧妙性。如此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且积极探索,对学习自主性、探索性的提高。

  4. 对学生独特见解的一个支持,激发求异思想

  课堂教学中,老师会允许学生对答案各持己见,赞成学生对个性的张扬。求异作为创新个性思维的重要特点,老师必须要对求异点紧紧抓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求异中去寻找创新。而老式教育却老是要求学生对标准答案的服从,对标准答案不能有一丝异议。

  5. 实施良性竞争,发挥榜样作用

  竞争在小学语文中可起到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效果,对教学效率有所增强,甚至还能使学生奋发图强以及勇于创新。适当开展良性竞争的时候,也应对榜样发挥作用。对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大部分小学生是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的,可在遇到阻力时,也容易在中途放弃。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一个最基本的教育存在,其独特性在于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还有着重在对学生个性上的培养。从今以后的教学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对教学方法要不断更新改进,努力引导学生,并培养出能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具备良好个性品质的人才。

  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个性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一新的理念为小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正确...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过程的重要变量。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一、注重情感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C-0047-01 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其教材不甚理想,学生也没有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虽然一到上课时间都准时走进信息技术教室,但都是冲着玩去的。所以一...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引言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以及理解,会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人生。所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应该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培养,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教学目标,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保...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学习与运用能力直接关系综合学习能力。要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学习品质,不能局限于课堂与教材。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生活,注重语言积累,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对此,我们在自...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