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音乐教育对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

sansa2025

  音乐教育对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种教育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目前,音乐课已成为许多医学院校非专业课中的必选课程,成为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将音乐活动作为审美和文化教育的手段,使医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提升审美素养、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

  一、增强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道德情操

  (一)引导医学生追求真善美。音乐艺术之于医学教育,其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在于使医学蕴含审美意味。教育和感化是音乐的显著特点。在不同形式音乐教育的影响下,医学生可以更加真切而清楚地感知和追求真善美。在音乐欣赏课中,不同风格、题材、形式的音乐作品可以从不同角度感染医学生,让他们对真善美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接纳。音乐实践课可以调动各种美的因素,使医学生在理解、认识以及欣赏音乐的同时追求真善美,从而使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

  (二)促进医学生良好医德的养成。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医德为核心。良好医德的养成离不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音乐可以直观地表现人的情感。词和曲的结合传达了创作者的思想。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欣赏,可以让医学生进入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创作者展开对话,并产生强烈的共鸣。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得以不断提升。比如,通过对传统民族音乐作品的欣赏,不仅可以学习丰富的音乐知识,还可以让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医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增长。而且,音乐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这些都对医学生良好医德的养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发展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发展医学生的感知能力。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良好的感知能力,必须对身体的变化保持敏感的知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医务工作中不断提升诊断能力。无论是欣赏音乐,还是演奏音乐,亦或是其它音乐实践活动,都需要调动多方面的感知觉,从而使人体的感知能力变得更加敏锐和协调。比如,通过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个体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转移、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等注意的品质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强化和提升。这种品质对医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二)发展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艺术的主要吸引力和性能就在于消除个人的离群和孤单之感,就在于使个人和其他的人融合在一起。音乐实践活动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音乐欣赏时的小组讨论、音乐表演时的才艺展示、音乐研究时的思想碰撞,都离不开人际间的密切往来。为了更好地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医学生必须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和协作,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增强自我适应能力。如今的医患关系不容乐观。如果不注重发展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将来就难以处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难以保障医务工作者专业成长的顺利进行。

  (三)发展医学生的合作能力。医学科学综合化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特征。医学合作是医学科学综合化的必要条件。在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过程中,必须深入考虑如何发展其合作能力。在医学院校开展音乐教育,通过合奏排演、合唱排练、音乐剧排演等形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和发展医学生的合作能力。比如,一首合唱曲目的完成、一场音乐剧的创作,都需要对里面的角色明确分工。如果有人对此表示异议或不理解,就需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和协商。个人主义或英雄主义难以顺利完成音乐实践活动,尤其是在面向群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之中。

  (四)发展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是前进的动力。医学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医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未来医学发展水平的高低。抽象信息在人脑中的形象反映是音乐教育影响人的重要特点。而形象反映又可以促进个体对抽象信息的加工和创造。音乐思维最为活跃、自由,也最具有个性和开放性。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得以不断激活。而且,音乐教育追求超越。其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是对多学科视野下多元文化的扩展和丰富。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不断发展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发展不断获取新观念的能力,为医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提升医学生的心理素质

  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将来需要担负起治病救人的责任,需要面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医疗案例,需要处理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这就要求医学生必须从大学开始注重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音乐具有情感教育的功能。而且,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音乐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作品有助于改善情绪、振奋精神,有助于缓解因心理、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造成的焦虑、抑郁、紧张等消极心理状态。音乐作品可以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免疫水平,可以提升记忆力、治疗精神分裂,可以改善孤独症患儿的治疗、促进手术患者的康复。

  医学生的性格、兴趣以及爱好千差万别。对此,音乐教育的开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该因材施教,引导医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对于焦虑、烦闷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欣赏旋律优美而浪漫、意境纯净的音乐。对于自卑、忧郁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欣赏旋律明快、节奏活泼的音乐。对于行为散漫、意志力不强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欣赏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抗争精神的音乐。

  人格的成长并不是与天俱来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看到这一点,才能通过音乐教育更好地促使医学生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发现、调整并升华自我,才能不断提升医学生的素质,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养成。

  音乐教育对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213-01 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16-02 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考中对数学知识的考察也更加偏向于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察。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应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142-01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是奠定小学基础的重要时期,此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会有非常巨大的...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状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2-0070-02 社会支持是来自他人的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性行为,主要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与帮助。[...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多元体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深刻

    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体验学习”这个教学理念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倡导学生多元体验,从而使自己的数学学习真正走向深刻。下面笔者主要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验学习方式进行探讨。 一、操作式体验...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舞动学生乐写的灵魂

    关健词:写作教学;个性作文;独特情感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一种新模式的教学实践,其核心在于尊重每个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与写作相遇时原始的、独特的体验,倡导学生在作文中充分展示自我个性。针对当前中小学生作文缺乏积极的写作状态...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