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的社会性别理论透视

sansa2025

  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的社会性别理论透视

  一、社会性别理论概述

  社会性别概念是在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中孕育产生的,是女性主义思想和实践发展的结果。

  首先,社会性别理论从社会文化视角和生理学视角对性别作出区分。生理性别是由人的生物特征所决定的,是指男女的生物属性,它是与生俱来的;而社会性别是由特定的社会文化所建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是通过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所形成的男女两性在性别角色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别,它是后天习得的,是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

  其次,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性别差异产生和延续的社会文化机制。社会文化造就两性的社会角色及其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与文化赋予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不同意义,女性所扮演的性别角色并非由生理因素决定,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社会性别是一个由社会文化所不断被构建的动态过程,并形成了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伦理、道德等种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的社会制度和结构。

  第三,社会性别理论主张在社会背景下研究女性问题。要将妇女问题置于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和权力结构之中去认识,不可以在脱离社会文化背景下研究。在男女两性关系上,社会性别理论主张尊重男女两性的共同发展,主张建立两性间彼此尊重、平等相处、协力互助的和谐伙伴关系。

  二、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的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

  (一)恋爱心理不成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的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当代的女大学生在恋爱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价值观失衡的现象,由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并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因此,很多女大学生在恋爱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心智不成熟的现象。尤其是在大学期间,女大学生们选择的爱情,并不是基于纯粹的爱情所驱动,有很大一部分的女大学生只是把校园爱情当做排解寂寞的一种方式,因此这样的恋爱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女大学生的恋爱是为了满足其虚荣心和攀比心,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魅力,他们在恋爱中往往并不负责任,而同样年纪的男性则心智更加的不成熟,因此导致了很多女大学生造成终身的遗憾,这样的恋爱是不稳定的,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二)择偶标准更现实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快餐时代的急剧膨胀,我国正在进入全面转型和建设的重要阶段,社会经济和市场结构都发生了天反覆地的变化,因此,社会上在金钱和物质上的疯狂追求也影响了当代女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在社会风气和物质金钱的诱惑下,即羡慕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但是有不愿意奋斗打拼,因此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冲击下,很多的女大学生选择了“小三”和“二奶”这样的身份来实现自己对金钱和物质的追求。他们对成功和物质享受的欲望不断膨胀,通过自己的青春和外貌,来实现这些所谓的成功,而忽略了内心真正对情感的需要。

  (三)更加追求男女平等

  很多的女大学生都一直认为在以后的家庭生活中,要实现男女平等,由于当代女大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其自身素质已经可以满足其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女大学生早已不认同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而是希望在以后的婚姻家庭中,男女做到互帮互助,互相体谅,无论是在家务劳动的分工上,还是工作的月薪上,都希望可以得到平等的待遇,传统的以夫为天,夫为妻纲的理念逐渐被社会摒弃,更多的女大学生开始逐渐思考自身在社会上的价值和地位,并积极谋求自身的发展以及事业方面的提升。这可以说是当代女大学生对自身权益的坚持和飞跃,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女性在社会上的价值,其要求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当代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一个质的飞跃。

  三、社会性别理论对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一)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应该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性别。人的社会性别观念是在对家庭环境和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反应中形成的,并在社会文化的变化中不断改变。人的社会性别观念不仅因时间而异,而且因民族地域而异,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构成。社会性别理论打破了性别不可改变的宿命观,对传统的性别观念提出了挑战。历史文化传统至今还在影响社会思潮,其主流文化的一部分思想对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当今社会环境的影响

  生理上的本质上差异无法改变和消除,但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性别角色可以加以改变。因此,社会大环境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由于社会急速发展,社会上功利性的追求日渐明显,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在大众传媒的宣传下,让很多的女大学生看见了物质的重要性。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她们开始逐渐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模式,在事业和爱情中实现自我的价值,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她们自身价值观念的转变,摆脱了依赖男性的心理需求,开始丰富自己,充实自我,努力提升社会地位,努力奋斗完成人生梦想。

  (三)个人自身情况的影响

  无论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还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失,总体而言,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来自于自身,女大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求新求异的新阶段。在她们看来,死读书已经被社会淘汰,应该追求真正的独立的生活,多参加业余活动,在这种虚荣心的支配下,便会产生很多婚前同居的行为。

  由于新时期的教育以及在经过了高考的束缚之下,女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开始追求独立自主,喜欢追求时尚,追求个性,不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此前提下,当遇到了使其困惑的感情问题时,较少的考虑到责任和义务,则更多的凭借自我的感觉做主。表现为更多的自我性。

  四、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社会性别理论指引

  社会性别理论提出了在社会环境大背景下的作为社会人的属性和行为特征,强调了人的生理属性的自然和社会文化对于人的影响,强调了两性之间的社会关系,进一步规定了女性的社会属性,也再一次强调了女性的性别角色特点和社会地位是由于其所处的环境和接受的文化教育相关联的。而并非它的生理属性决定的,生理状况的这种自然属性是不能主宰女性的性别角色的。男性和女性都在社会大环境中不断的变化和进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社会开始纠正以男性为为主导的社会价值观,更加的关注女性的权利和地位,提倡男女平等。社会性别理论为解释女性所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找到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可以更好的打破男权社会制度,建构新的社会性别角色定位提供理论依据。用这一理论分析女性的角色定位,可以加强男女两性对自身社会角色的理解,清楚自己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为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奠定基础。(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的社会性别理论透视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之我见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那么,何谓语文素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当代大学生担负着民族兴旺、时代发展的重任,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呼声日益迫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

    sansa2025教育师范
  • 管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194-02 导致大学生失信的诱因是什么?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根本措施有哪些?作者从管理学角度对这一高校和社会面临的课题进行有益探讨。...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析

    家庭会给予子女温暖和保障,因而家庭被称为避风港湾。但是现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受到家庭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理健康水平达不到合格要求,一系列心理负面情绪长期积压在大学生心中,导致大学生在学习或是毕业后引发出心理问题。因此,必须要明确家庭因素...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包括数学在内的诸多领域都要求的一种思维特质。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并重的学科,严密性与发挥性同时存在。对于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来说,教师通过对小学生求知欲望的启蒙,能够使他们愿意接触思维训练和逻辑知识,为进一步培养他...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探讨幼儿园中幼儿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128-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学概验,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