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积极性

sansa2025

  浅谈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更应该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学科是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基础,是一门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关键学科。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首要任务就是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师才能有效的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然而,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帮助教师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及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学习特征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加丰富的知识,掌握更加扎实的技能,在课堂中,有些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配合老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与其的关系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有些时候,教师在课堂中把自己确立成主体地位,这样会影响学生们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只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要部分,更是要在教师的心中将学生们放在第一地位。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不能以为自己是教师就能高学生一等。在与学生进行交谈时要做到心平气和,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与学生做知心的朋友,这样才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更加的喜欢这位老师,这样才能有更大的积极性投入到学习中。

  教师在讲课时的语言也要注意和蔼风趣,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来给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述,如果教师能把语言变得幽默风趣,所描述的知识内容也会变得生动活跃,这样才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起来,学生也能够通过老师的语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新奇之处,并且还能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将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新课改后,数学课堂中要求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的结合,而且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这种联系,并且能将数学知识熟练的应用到生活中。学生应该感受到数学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应用于乐趣,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种方法中,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就要设立联系生活实际的情景,然后在学生解决问题时,根据课堂中的情境,就可以在实际生活应用时有联系到这种情景,就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多创设生活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走进课堂,使他们觉得我们所学生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新课程提倡生活情境化,几乎每一节都有情境主题图。如: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单元采用的情景图就是学生所熟知的“数铅笔”教学情景图的作用体现在数学知识生活化,创设了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不知不觉中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d奋,将参与欲望外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

  三、巧妙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更加有趣活跃的教学。

  随着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每一个领域,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多媒体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跃,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活泼起来,并且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这一教学方法很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爱玩好动,他们对枯燥乏味的讲解不会产生学习兴趣,也不可能集中注意力,如果应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或是图片等,这样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性自然而然也会得到提高,他们的学习中更加积极,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跟着老师的脚步,学习效率一定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有效竞争。

  年龄小的学生还不懂合作竞争的重要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已经初步培养出一种合作精神和一种竞争意识。面对竞争,大多数学生都会抱有一种好胜的心理,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更有效率的学习。在课堂中,如果教师给学生提出某个问题,可以给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让学生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并得出最后的结果。这样教师在讲解中也可以省掉很多麻烦,如果学生自己学习的话,他们可能不会参与到课堂的问答环节,教师可以总结各个小组最后得出的问题,并给予统一的解答。在课堂知识讲完之余,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游戏的内容中可以设计进去当堂课,或是之前讲过的数学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运用。

  总之,小学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们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学会利用教学中所有有利的因素,让学生能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会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学生才会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所在,才能真正实现数学课堂的优质高效。

  浅谈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积极性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加强和创新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现代化的到来,社会总体环境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基于此背景,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受其影响变得进一步多元化,新的形势势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为严峻...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学生主体参与、团队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78-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原因及消除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虽然有着较高的知识和素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是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一般集中在相对封闭的校园。他们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好奇心强,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对待困难的态度较差,独立性也较弱。从青少年到成年的过渡...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高段学生计算粗心的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26-0058-04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教学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但当前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却不容乐观,据平...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发展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33-01 学习知识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此外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往往使学生难...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个性

    一、前言 当一个人受到一些特定的社会条件以及教育影响所形成的某一种性格特点,就成为人们所常说的个性。个性一般分为2大类:一为心理特征;二为倾向性。当中的心理特征包括为能力、气质与性格等;而个性倾向性则包含有欲望、兴趣、动机、志向及...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