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师范类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与体质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sansa2025

  师范类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与体质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1 研究对象、工具、程序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海口市2所高校(海南师范大学、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235名(其中男生98名、女生137名)在校全日制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

  1.2.1 用自制体育运动参与程度测量问卷测试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程度。

  1.2.2 采用《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用于测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2.3 体质数据来源于两所高校的体质测试中心。

  1.3 研究程序

  问卷调查以学校和班级为单位进行,课后随即测试,问卷以不记名方式测试,正式施测前,向被试者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宣读指导语,向学生保证调查结果严格保密,当场发卷,独立答题,当场收卷。

  1.4 研究方法

  1.4.1 问卷调查法:共发放《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及体育运动参与程度测量问卷各235份(其中男生98人,女生137人),回收率与有效率均为100%。

  1.4.2 文献资料法:通过学校图书馆的资料中心,获取和阅读相关的刊物、论文共二十多篇。

  1.4.3 访谈法:课后和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

  1.4.4 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3.0系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处理。信度检验主要采用再测法,用同样的问卷在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选取了同一班级的15名在校专科生,前后间隔时间为半个月,进行两次测试,以两次测得的结果求相关系数,相关系数R=0.79。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参加体育锻炼组与参加体育锻炼组在SCL-90量表中各因子及心理、机能上的结果与分析

  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不参加体育锻炼组成员的SCL-90各项因子除了强迫、敌对、偏执、其它关系因子外,其余因子平均分均高于参加体育锻炼组成员,经T检验,不参加体育锻炼组与参加体育锻炼组成员在SCL-90各因子的比较中,除强迫、敌对、偏执、其它关系因子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6项因子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分析其原因为:社会认知假说认为:“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情绪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在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中常需要同伴间的相互配合和合作,才能取得胜利,尤其是在团队比赛中,如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的双打以及“三大球”赛等,因此,通过体育学习和运动竞赛,不仅可以使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改善人际关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释放心理压力。徐波,季浏等人在《体育锻炼缓解研究生抑郁和焦虑的研究》一文中就认为体育锻炼能明显减轻抑郁和焦虑的症状。

  在体质各项因子中,50m、1000m(男)、800m(女)的均分得分越低越好;立定跳远、实心球、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的均分得分越高越好。经T检验,不参加体育锻炼组与参加体育锻炼组成员在体质9个因子的比较中,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分析其原因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上下肢的力量素质,控制合理的体重。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承认自己课余时间不参加体育锻炼,男生认为,没有适合自己锻炼的体育项目和学校缺乏场地器械是主要原因,女生则认为,不知道如何锻炼身体、怕丑、害怕在运动中受伤以及学业压力大是主要原因。分析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除了学生本身主观的因素外,学校体育教育太注重整体效应,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 教师没有充分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没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联系,导致部分学生厌学、逃课。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不参加体育锻炼组与参加体育锻炼组成员在SCL-90各因子的比较中,除强迫、敌对、偏执、其它关系因子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6项因子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1.2 不参加体育锻炼组与参加体育锻炼组成员在体质9个因子的比较中,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2 建议

  3.2.1 学校部门在修建体育场馆的时候,从实用性与广泛性角度出发,多考虑修建适合健美操、瑜伽、体育舞蹈等项目锻炼的室内场馆。

  3.2.2 体育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专业魅力与气质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个别体育教师身材发胖,上课“放羊”,不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与专业素质,更是让学生厌学,逃课。

  3.2.3 大力发展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和比赛工作,通过开展校内外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不仅可以达到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目的, 掌握一两项专长的健身手段,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兴趣逐渐转移到体育锻炼中来。

  师范类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与体质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