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素质教育舞蹈课中学生“五项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素质教育舞蹈课中学生“五项能力”的培养

  一、观察模仿是舞蹈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观察模仿,在舞蹈中包括对舞蹈动作、神态的观察与模仿,也包括对自然万物、社会及人的心态的观察与模仿,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1.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与模仿

  舞蹈的起源观点之一就是模仿论,是人对自然的模仿,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动物的动作和习性进行模仿。在舞蹈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模仿,联想,再现动植物形态进行动作的创造、提炼。在课例《海底世界》中,我带领学生围成圈,手牵手做波浪状,让学生感受动作所表现的情境,接着引导学生回忆和联想海底的动植物形态,学生们很快就摆出了海龟、鱼、螃蟹、水草等动植物形态。而后通过观看视频《美人鱼》,学生们看到了海底世界中的动植物,他们在之前的模仿创作基础下,经过认真仔细的观察,塑造了更为准确的动植物形象。

  2.对社会、人的心态的观察与模仿

  加拿大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就包含观察学习这一内容。观察学习须先注意榜样的行为,将其记在脑子里,经过练习,最后在适当的动机出现的时候再一次表现出来。他主张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来研究人的行为,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到了许多行为。

  3.对舞蹈动作、人物神态的观察与模仿

  在舞蹈课中,我经常引导学生观察、模仿舞蹈基本动作和神态。它可以规范体态,培养方位感与空间感,掌握不同方位的运动轨迹,达到身体的协调、柔韧和灵活;对神态的观察与模仿,感受舞蹈动作表达的基本情感;观察舞蹈、体验舞蹈,了解舞蹈的种类、民族、文化、历史等。

  观察模仿学习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这种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既是更高级的观察模仿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拓展思维、启迪智慧、吸取精华,实现再创造的基础。

  二、极富个性与鲜活的即兴表现能力

  “即兴表现”是素质教育舞蹈的其中一个标准,就是使舞蹈永远处于鲜活与创造境地,激发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现,并不断地创造出奇特的令人惊喜的艺术效果。素质教育舞蹈课认为即兴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应当把中国学生这种被现代教育压抑已久的能力释放出来,并敢于表现自己。课例《鸟语》,就考验了学生们的即兴表现能力:首先,我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着,其中一个即兴做若干个动作,另一人原搬照学,考验二人的默契,随后交换主导角色;接着,我让学生嘴里说一句话,并配上相应的动作。而另一同学可接着说毫无关联的下一句话,也配以相应的动作; 然后,我要求学生用“鸟语”即谁都听不懂的语言来表达,并同时配以动作,另一同学也立即用“鸟语”配以动作做出反应,两人形成语言与动作的小片段;接着,我让学生围成半圆,一人快速跑到另一人面前,用“鸟语”配以肢体动作“告诉”对方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可以是不同情绪的:高兴、悲伤、愤怒、紧急的等),每人限时5秒,接着从这个被告者开始找寻下一个对象;最后用“鸟语”对话,两人一组,即兴用“鸟语”配合动作进行对话。在这个课例中,我们很明显地感受到大家紧张、兴奋地想、说、做,勇敢地表现自己。事实也证明,即兴表现能力的开发,学生就会有无穷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交流合作能带来成功的愉悦感

  在素质教育舞蹈课中,因为很多的编创活动,经常会形成很多的小组交流合作活动,大家在一起商讨、交流想法,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互相分享智慧。我在课例《魔纸》的小组编创环节中,发现其中有一个小组里,聚集了好几个有领导力的优秀学生,她们都有不错的创意,在反复的商讨和尝试后,大家选定了把报纸卷成喇叭的设想,接着同学们又商量什么主题呢?大家各抒己见,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编创出了《老鼠嫁女》的主题。舞蹈片段虽短,但是我们看到了欢喜的媒婆,娶亲的队伍,亲友们与新郎新娘的嬉戏,最后大家更加欢天喜地地送新郎新娘的场景。道具―报纸,也变成了娶亲队伍中的不同物品,实在令人惊叹。这个舞蹈片段有情节性,有趣味性,学生们课中,通过交流合作产生了成功的愉悦感。

  四、创造求新是不变的追求

  创造求新,是素质教育舞蹈最重要的特性。各种理念,各种方法,最终都集中在创造的环节上,学生最终收获的便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方法、创造性习惯的培养,是求新的追求。在舞蹈课中,我总会提示“不要重复别人”,这就是在提示大家要创新。在课例《魔纸》中,我先发给每个人一张报纸,并提问学生:一张我们平常用来阅读的报纸除了是报纸,还可以是什么?我做了个示范,报纸即刻成了脚下踢的球。在我的引导下,报纸变成了喇叭、纱布、毛巾,甚至变成了书包、雪花、新郎的缎带、婴儿的包被……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创作后,同学们用简单的报纸编创了一个个让人惊喜的主题:《飞》《老鼠嫁女》……

  素质教育舞蹈课堂就是这样一个创造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人都可以成为创造者。在创造的过程中,永不满足,永远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这是素质教育舞蹈课最有效的培养手段。

  五、形成新整体的综合融化能力

  把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迁移、嫁接、综合与融化,就是综合融化能力。

  1.与艺术学科的综合融化。艺术学科包括音乐、戏剧、诗歌、美术,又包括书法、绘画与雕塑等。课例《永》,通过中国传统书法的笔法精髓“永字八法”,将书法与舞蹈联系起来;课例《渔夫与魔鬼》,将经典文学作品知识、绘画与音乐综合融化;课例《乡愁》,通过时任余光中的《乡愁》,将诗歌与舞蹈联系在一起……

  2.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融化。其他学科如体育、语文、历史、地理是科学与数学,也包含德育内容的自然结合。

  素质教育舞蹈课中,不同元素、学科知识的综合或进行不同的组合与排列,其结果即产生一种新的结构,这是一种发现、发明和创造、创新的过程。学生在动作元素的排练与组合中培育创造性思维,体验创造性劳动的乐趣,积累创造性经验。通过这种创造性整合过程,将不同知识进行综合融化形成新的整体。

  总之,素质教育舞蹈课中的五项能力,并不是单从某一个环节就能得到体现,它们常表现在各个环节中,或各个环节都可以看出这几个方面能力的表现。它们息息相关,紧紧相连。它们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它们共同支持着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素质教育舞蹈课中学生“五项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