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公开课与常态课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分析

sansa2025

  公开课与常态课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分析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反映。“课堂教与学的行为分析是当代课堂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教学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抽象转向可操作的重要桥梁”[1]。

  目前,公开课与常态课及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文献研究,国外主要是研究如何改变和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2]。国内多数文章都是在批判公开课的“演戏”和常态课的乏味[3],有些文章倡导将二者融合――公开课“常态化”,常态课“公开化”。而对于在公开课和常态课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的分析研究关注不足,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仍不多见[2],尚未形成一种与国内课堂教学研究相宜的方法,难以对实践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4]。

  基于此,本文针对学生在常态课和公开课上的学习效果差异,尝试具体描述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因素,以便更好地促进常态课教学。

  1.学习行为的概念界定

  专家对于学习行为的内涵有各自不同评定。冀芳认为: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2]。高巍认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教师组织、引导和调控的,教师行为是学生发展的外在依据[5]。教科书中对学习行为是这样界定的: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6]。笔者认为,这一概念阐述的共同点是:学习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表现。

  目前,在对公开课的争议分析中发现,“公开课”的功利作用被人为地过分夸大。然而,在笔者的课堂上,公开课与常态课一样,没有刻意加工,但学生的学习行为存在明显差异。

  2.公开课与常态课的学习行为差异

  笔者选择了四个行为项目作为观察维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观察,尝试进行总结,具体行为表现见下表(学生学习行为分解表)。

  学生的行为表现差异反映了怎样的心理状态?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3.产生行为差异的因素

  开设公开课的班级,经过了精心布置,教师也是穿着讲究,精神抖擞,最大的区别就是公开课的班多了听课的老师。然而,产生差异的最根本原因,笔者认为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3.1充分的“备”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课前都进行了精心准备。对学生来说,无论是知识的准备还是心理的准备都是最充分的;对教师来说,笔者觉得更多的就是心理的准备。教师们在同行中都有好强、被认可的心理,愿意将自己的最高水平展示出来,因此,公开课上教师的投入度更高。教师无论从语调、表情还是动作都能给学生一种积极力量,感染学生。

  3.2精彩的“展”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感觉有那么多的人在关注自己,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展现自己,不愿意在那么多老师面前丢面子。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因为有充分准备,所以他们的展示很自信,也很精彩,这正是中学生的年龄特质。然而,在常态课上,我们也许忽视了学生喜欢展示、表现自己的本性,习惯了“灌输”,而学生好像也习惯了公开课上的“展示”。

  3.3欣赏的“评”

  教师在公开课上经常会说一些真诚温馨的话语,无疑给学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建立和谐、平等、民主师生关系的有效保证。在公开课上,我们少了常态课的批评、指责、说教和??唆,多了中肯的表杨和赞许,这也许是形成课堂良好教学效果的根源。

  4.给教学的建议

  心理学研究认为,高度信任者比低信任者更倾向于合作,也更容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7]。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从而感染、吸引学生;多鼓励赞美学生,营造和谐、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

  其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要靠教师调动,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避免学生出现被动、消极情绪,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2]。

  最后,公开课的高效主要归因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常态课是主体,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我们应该利用公开课的优势改进常态课的不足,使二者和谐共存,以便更好地促进常态课教学。

  公开课与常态课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在综合性学习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综合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将教学的方向着眼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将语文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品质之中,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素质修养。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的素质,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加强就业心理干预提升大学生就业成功率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employment has become a very troublesome problem for every college student...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究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而他们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青年中期,心理发展很快,是迅速走向成熟却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时期,同时也是心理矛盾、心理冲突非常集中和复杂的时期。因而心理健康作为重要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培智学生问题行为调查分析及教育思考

    一、问卷调查 培智学生通常伴有多种情绪、行为障碍,其高发的问题行为对正常的课堂教学有很大干扰,也往往影响了周围同伴的正常学习和人身安全,让一线的特教教师深感头痛和无奈。为全面了解本校培智学生问题行为的特点和表现,本校以韦小满教授修...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开展吃苦教学 提升医学生素养

    医学院校承担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医卫人才的重任,医学院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既要立足于培养具备过硬医技专业素质的医学人才,要注重夯实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医学专业课教学和临床一线实习是为了提高医学生从医专业技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医德医风等相关实...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历史教学中学生主动性培养的创新路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208-01 中学历史教学除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文社会知识,更要注重结合历史学本身的特点,让学生学会思考"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将要到哪...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