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大学生羽毛球运动中步法移动技术教学研究

sansa2025

  大学生羽毛球运动中步法移动技术教学研究

  0 前言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适合青少年健身的高雅运动。它具有简便、观赏、娱乐、健身等特点,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近年来,随着课程设置的改革,体育选修课的开设,羽毛球专项课己在各高校普遍开展。然而在羽毛球专项课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往往只注重手法的学习而忽视了步法的练习,从而影响了羽毛球运动各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提高。羽毛球运动的每一个技术动作,都必须做步法的快速移动,从而保证击球动作的合理、协调。因此,步法移动在羽毛球专项课的教学中应被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羽毛球步法移动技术教学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检索与羽毛球步法有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整理,了解相关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

  1.2.2 观察法

  对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50名学生在上课期间学习步法的情况,并且结合学生在学习羽毛球步法移动时易范的错误进行分析了解。

  1.2.3 逻辑分析法

  采用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对所搜集的相关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充实论文的论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步法移动技术分析

  2.1.1 起动

  起动是在以准备姿势站位的状态下向来球方向作出快速反应的移动过程。准备姿势分两种:一种是接发球姿势,一般左脚在前,右脚在后,重心稍前(右手持拍为例)。一种是比赛进行中接球前的姿势。一般右脚稍前,左脚稍后,重心在两脚之间摆动(右手持拍为例)。起动要在正确判断来球的前提下迅速作出相应的回击来球的反应,做到判断准确,反应敏捷,起动迅速。

  2.1.2 移动

  一般来讲,从中心位置到击球位置,学生在场上的速度快慢,很大程度表现在移动上。为了加快步法移动的速度,可以采用专项速度训练有效的方法。

  2.1.3 协助完成击球动作

  羽毛球技术在击球时,不单是上肢挥拍击球,而且需要下肢配合共同发力来完成动作,这是步法结构中的关键部分。动作不合理,是不可能击出速度快、落点刁的球的。因此要求动作准确、合理、协调,给人以一种轻松自如的感觉。

  2.1.4 回位

  击球后,应尽快返回到场地的中心位置,以便在中心位置做好迎击下一个来球的准备。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回位”的意识不强,在哪里打过球就停在那里。而盲目的回位,也会造成比赛的被动。要根据场上的变化及对方的技战术特点来作出正确判断,选择有利的回位路线和回位位置。

  2.2 步法教学的基本方法

  羽毛球步法可归纳为单一步法和组合步法,在教学中应与手法相结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慢到快,逐步提高。

  2.2.1 单一步法教学

  单一步法是步法学习的基础。在教学初期,教师要抓住垫步、并步、交叉步、蹬转步、蹬跨步等基本步法进行反复练习。可在步法到位的同时要求掌握与击球技术的配合,使学生懂得根据来球选择步法,根据步法选择适宜的击球技术。

  2.2.2 组合步法的教学

  组合步法是指为了取得最佳的击球姿势、位置而采用两种以上不同的单一步法的结合。组合步法的教学常采用下列方法:

  (1)固定路线、方向的练习:如采用后场斜线高远球练习、单线网前球与后场高远球相结合的步法练习。

  (2)无规律步法练习:要求学生击球落点无规律,在变化路线中使用多种步法击球,使步法与手法协调一致。

  (3)应急步法的练习:应急步法的教学无章可循,但通过教学、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考虑增加击球的难度,加快移动的时间,为应急步法的使用打下基础。

  2.3 影响羽毛球移动步法教学效果的因素

  2.3.1 预判和判断

  预判是大脑用敏锐精确的视觉器官搜集早期信息,发生在击球前瞬间,是思维过程的预期反应过程。判断是动作选择反应过程,这个过程运动员清晰判断来球的各种信息,并促使自己选择好回球的方式、位置、力量、方向、路线、轨迹及落点。

  2.3.2 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通常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是体能最重要的内容和外在表现,是步法的基础。对羽毛球项目,体能与技能是相辅相成的,体能好有助于技能的充分发挥,技能好有利于节省更多的体能,运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上述两方面综合能力的高低。

  2.3.3 平衡力和协调性

  平衡性好的运动员往往具有很好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尤其在步法移动中,平衡性不好的队员,往往出现动作多余、重心不稳致使动作费力、移动缓慢。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在运动时,机体各器官系统、各运动部位配合一致,完成练习的本领,是人体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

  2.3.4 移动动作结构和轨迹

  羽毛球有特殊的动作结构和要求,动作结构清楚、过程合理就能使动作流畅、自然、省力,速度快,效率高。在日常的羽毛球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的移动动作混乱、不到位、轨迹不清晰、步子多余、身体调整不合理等现象,致使移动中不到位、节奏慢、消耗体力等问题。

  2.3.5 运动节奏感

  运动节奏感是指在运动中动作在时间、空间以及动作延展性和深度等方面有规律或无规律的阶段性变化。在羽毛球运动中,场上形势变化很快,我们要善于把握移动、击球的时间、空间和动作快慢及力度大小,不可盲目地移动或出手,使自己掌握场上的节奏,掌握主动,控制局面。   2.4 提高步法教学效果的对策分析

  2.4.1 加强教学比赛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预判能力较差,动作移动、反应较慢,都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刺激来强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教学比赛。球的落点在后场却往前场移动、球的落点在网前却往后退移动。来球在左(右) 方却向右(左) 方移动,这是学习过程中是被动的步法错误。出现这种错误主要是由于判断错误造成的,应多进行教学比赛,提高对假动作及击球路线的识别判断能,在实战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

  2.4.2 重视步法与手法训练的结合

  手法的合理使用是以步法为基本前提的,只有通过步法来抢占有利的位置,才能够保证击球动作的正常发挥;有好的步法而不具备良好的击球技术,也是打不好球的。因此,掌握手法与步法是学好羽毛球的两个必备的条件,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缺一不可。任何击球动作中均含有步法的基本要素,在力量、速度、距离的配合上,都不可分割地形成一个整体,尤其在身体重心的支撑、转换、平衡方面,手法与步法的结合更为突出。

  2.4.3 重视步法与步法之间的联系

  在击球过程中的作用,灵活则保证身体重心处在相对的位置上。它们之间虽然密不可分,但从步法移动到完成击球动作的专项特征上分析,速度与灵活性则处于核心的地位。在步法的到位与转换以及击球动作的配合、上一次击球与下一次击球及移动的过程中,速度与灵活性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步法移动的迅速性与灵活性放在首位。

  2.4.4 重视步法与体能之间的结合

  羽毛球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很高,特别是专项身体素质。发展专项身体素质必须围绕着羽毛球的专项特点进行。主要可分为力量练习(上下肢及躯干力量)、速度练习(反应与移动速度)、耐力练习(有氧与无氧练习)、协调柔韧练习(肩、腰、髋、踝、腕、全身关节的练习)等。所以,良好的体能是掌握和提高羽毛球技、战术的基础,是充分发挥个人技、战术水平的根本保证。只有在良好体能的保证下,才能完成合理、快速、灵活的步法,才能在比赛中顺利完成长时间的奔跑、蹬、跳、跨及连续的击球动作,才能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学生明确步法移动的技术环节:起动、移动、协助完成击球动作、回位。

  3.1.2 步法的基本教学方法可归纳为单一步法和组合步法,以单一步法教学为基础,以组合步法教学为重点。

  3.2 建议

  3.2.1 针对影响羽毛球移动步法教学效果的因素,在教学和训练中应该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加强预判和判断、身体素质、平衡力和协调性、运动节奏感、以及动作结构和轨迹的练习。

  3.2.2 在加强教学比赛的同时,应贯穿步法与手法训练的结合、步法与步法之间的联系以及步法与体能之间的结合的指导思想。

  大学生羽毛球运动中步法移动技术教学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 04 ― 0153 ― 02 网络已经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从网络发展趋势来看,大学生正逐步成为网络的重要创造者和享用者。网络及其网络文化带来...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分析

    1 复原力和人格特质的定义 大学生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压力,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促使大学生的心理急剧变化。有一定强度的、持续的压力体验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然而,有的大学生并不会产生诸多适应不良状况,...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转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培养、发展和提高的价值,这一点在小学语文教师中有着规范地认知,但是如何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利用小学语文课堂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却存在理念和思想上的问题。当前很多教师在小学语...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探求医学院校非医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方法

    高校扩招使大学生数量飙升,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也持续扩大。医学院校为增加竞争力,非医专业招生数量也相应增加。医学院校非医学生数量增多随着而来的就是非医学生专业学习与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因其学习环境的特殊性,非医学生的就业观念受到的影响较大,更多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论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效果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这种即时通讯程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微信以其简单明了、便捷实用且操作简单的设计特点赢得了社会各类人群的喜爱,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微信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以其低廉的使用费用、没有技术门槛的操...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起到这个主导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和实践。 一、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意义 音乐创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有许多...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