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小学生鉴赏古诗手法研究

sansa2025

  小学生鉴赏古诗手法研究

  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一直是滋养中华民族成长壮大的宝贵精神食粮。近年来,新的教育部不断革新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古诗词阅读材料的数量和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并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教学能够鉴别欣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技巧等,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形式之美。

  但是,当代小学生教育明显仅停留在简单地‘授鱼’阶段,并没有真正的到达传授方法的新阶层,大多数学生不能举一反三,缺乏良好的学习素养。面临当代古诗词教育的问题,教育工作者的难题在于创新教育方法,运用科学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鉴赏古诗手法的能力水平。

  一般而言,古诗中的手法广义上包括表达方法、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特点,本文中的手法仅指狭义上的修辞手法。以《咏柳》为例,本文具体讲解鉴赏古诗手法的方法,并从中找寻作者想描述的意境之美和意欲表达的情感活动。本文总结概括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使用手法的特点,并结合多位前辈的教学经验,将鉴赏此类古诗手法的方法简要概括为两要义:摘字、解意。在一首古诗词的分析中,两种方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遇到特殊情况时,也需要灵活变通,“一条巷子走到黑”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所谓“摘字”,即指摘取古诗中的关键字眼。在白话文中,许多手法在使用时难以避免“显山露水”的字词,古诗中也不例外。比如:“似、如、像、若”等字出现时往往使用了比喻手法,“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中的“似”将春风的细如丝的特点形象化的比喻为剪刀,从而更加突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拈、飞、裁”等动词出现时要尤为注意,诗人往往会将人的动作化用在物身上,拟人手法呼之欲出,《咏柳》一诗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中的“裁”字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化的写出柳叶出芽时的娇小柔美。

  “解意”,顾名思义,言为“理解意义”,在这里即指理解诗句基本内涵大意,通过理解发现诗句中隐藏的手法。“解意”是发现诗句中内藏的手法,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诗句本身内容时,不能简单地加以翻译,要结合语境,想象画面,用扩充语段的方式来进行形象化的描述。例如,《咏柳》一诗中“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通观本句,并没有使用任何显而易见的字眼,难以发现修辞手法的使用痕迹,再看在本句中,诗人想要表达的含义: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这里的“她”也就是指“柳树”,不难看出,诗人在此是将柳枝比喻为少女的丝带,使人不禁联想到《碧玉歌》中的“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碧玉美人”活灵活现。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古诗运用了对比、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此类手法较为少见,在《咏柳》一诗中毫无痕迹可寻,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即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飞流的瀑布壮观的瀑布从三千尺的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疑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在此处,诗人放空想象,将瀑布遥想成从三千尺高处落下的银河,其壮阔浩瀚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同是写瀑布,在王安石笔下的“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俨然要灵秀三分;对偶手法的使用会使诗句上下对仗工整,平仄押韵,句子结构相同,同样位置的词语词性相同,比如杜甫的《绝句》中有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等。鉴赏古诗手法时要遵循逐字逐句的分析方法,通过想象联系上下意境,抓住诗歌主旨。

  目前,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通病是仅能“授之以鱼”,不能“授之以渔”,教育家缺乏作为引导者的意识,更多的是盲目的灌输答案,而不能告诉学生最中肯的建议,学生往往关注一个点之后或得到一个方法之后就一意孤行,忘记关键所在。其实,无论学生选择先“摘字”,亦或是先“解意”,最重要的是需要全面通观诗词,这是赏析古诗歌的关键所在。小学生在学习阶段需要领会贯通学习要旨,切忌生搬硬套。

  王国维曾说过:“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教育家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领会诗歌艺术境界的方法,这是由诗歌的跳跃性特点决定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鉴赏能力的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在小学生的启蒙阶段钻研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厚人文素养。

  小学生鉴赏古诗手法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34-02 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依旧存在着牵引式的被动教学的现象,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发展。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分析

    企业管理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设置案例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讨论问题,通过团队之间的合作和思想交流的碰撞,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文章就企业管理教...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从艺术类高职院校看大学生信仰缺失

    有调查研究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信仰缺失现状的确不容乐观。[1]通过观察和分析,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信仰缺失现状尤为突出,并且有蔓延的趋势。 第一,信仰的真空化。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大学生活规划往往是模糊的、茫然的:要么是机械地...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4-0038-04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特指根据国家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实施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学生评价英语教师教学研究的元分析

    学生评价教师教学(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简称学生评教,是指“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判断的活动”。20世纪初,学生评教开始出现在美国的部分高校管理中,...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状况调查

    笔者切实感受到老师、学校的关切――学生利用图书馆现状不佳,阅读状况不好,图书馆资源利用低。是什么原因影响学生图书馆的阅读状况呢?本文通过访问调查学生,从学生阅读状况的角度研究分析高职学生图书馆资源利用低的原因,探索改善学生图书馆阅读现状的办...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