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分析

sansa2025

  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分析

  河南省民办高等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成长和发展,建立了多所在全国有着较大影响力的民办高校,为我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在河南省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学生在课余时间内,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和内容的体育活动〔1〕,其与高校体育教学相互配合,互为补充,是高校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2〕。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增强身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在高校学校体育中被相对忽略〔3〕,这对我国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健康状况的改善非常不利。因此,在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备受关注和社会对劳动力健康状况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对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寻促进民办高校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民办高校学校体育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课外活动参与状况为研究对象,抽取河南省有代表性的6所民办高校――黄河科技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科技学院、郑州华信学院、商丘学院、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数十篇与民办高校体育及高校体育等方面相关的论文文献,汲取前人研究的成果,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所需,遵循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问卷设计。为确保问卷较高的内容结构和效度,多次请专家进行审查并按意见进行修改。最终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78份,回收率96.3%;有效问卷563份,有效率97.4%。采用重测法抽取一所高校再次调查进行信度检查,两次测试的结果所得数据的相关系数R≈0.943。

  1.2.3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问卷进行归纳整理,并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取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一手数据。

  1.2.4逻辑分析法

  对调查结果进行合理分析,了解目前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寻找提高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积极性的方法和途径。

  2结果与分析

  2.1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在对课外体育活动对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健康状况的改善是否重要的问题进行调查时发现(见表1),有24.3%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有69.5%的学生认为重要,认为不重要的学生仅占6.2%。由此可见,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对于课外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较高,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经常参加必要的体育活动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的改善是有很大帮助的,这种认识会提高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2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动机调查分析

  在对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调查中发现(见表2),排在首位的参与动机是增强体质,这也说明大多数学生认识到了身体健康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关系,意识到了体质与健康对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同时,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多元的,除了增强体质外,休闲娱乐、健美减肥、满足兴趣需要、调节精神也是主要的活动动机。此外,也有部分学生参与动机是被动性的应付考试,这一方面表明部分学生对体育的功能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表明体育课程考核的严格,可以作为督促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手段和途径。

  2.3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次数调查分析

  对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次调查发现(见表3),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频率最多的是每周1~2次,占47.1%;排在其次的是每周2~3次,占22.6%;还有18.3%的学生只是偶尔进行体育活动,而每周锻炼3次以上学生仅占12.1%。从中可以看出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次并不高,仅有极少数满足体育人口每周锻炼频次3次以上的条件,与“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提法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进一步督促和激励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2.4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内容调查分析

  从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经常进行的项目选择来看(见表4),走跑活动作为传统的健身项目,以其男女皆宜、简便易行、经济有效、强度可控等优势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77.4%的学生经常将其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紧随其后的是娱乐性、趣味性较强的球类运动,66.1%的学生选择了该类项目。球类项目内容丰富,有男生喜欢的足球、篮球、网球等,也有女生钟情的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球类项目符合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它能够满足广大学生争强好胜、斗智斗勇、协同合作、发泄剩余精力等多种需要,在青年大学生中大有市场〔4〕。此外,同为健美塑体的形体舞蹈和健身健美类项目也是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内容。虽然调查时这两项内容分别仅占到22.0%和23.3%,但由于前者适合女生,后者适合男生,本问卷未分性别,因此健美塑体类项目的选择频率应为这两项相加之和。同时此类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相对较高,大大影响了其受选频次。武术搏击类项目由于看着好看,练着难,练习起来相对复杂和枯燥乏味,只有对其有较大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才会参与,因此仅有16.3%的学生选择。此外,由于学校每年都有田径运动会,有些学校的院系会组织学生长期进行田径训练,部分有兴趣和有特长的学生会经常进行田径训练。整体上来看,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的健身内容还都是比较传统的项目,选择其他项目的仅占15.5%,这也与河南省休闲体育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很多较为时尚的项目比如攀岩、轮滑、飞盘、定向运动等还没有开展开来。   2.5影响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因素的调查分析

  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见表5),场地设施和器材是影响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首要因素。有74.1%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场地设施和器材的不足限制了其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在走访的过程中也发现,河南省多所民办高校的场地设施都比较薄弱,跟学校学生总数量不相匹配,器材也不足,而且仅限于体育课堂教学使用,课外活动时间器材不向外借,这确实给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带来很大不便。同时有58.4%的学生认为校园和班级的体育锻炼氛围不浓厚,也是影响其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校园体育锻炼氛围的形成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浓厚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会带动学生投入到健身锻炼中去,并从中学习科学锻炼的方法和手段,受益终身。因此,应该注重校园体育活动氛围的营造,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习惯。此外,体育教师的专业指导和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也是影响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被选频次分别是54.3%和49.9%。教师的专业指导和学校的规范管理确实会给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带来便利,也能使学生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锻炼方法,同时避免运动损伤,从中获取更大的益处。但目前各民办高校大多采用松散型管理,课外体育活动本着学生自主自愿的原则,学生凭兴趣自由活动,究其原因还是学校体育师资不足和学校体育改革不到位所致。排在后边的影响因素是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被选频次分别是44.8%和32.5%。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都是促使个人进行某一活动的驱动力,如果学生把某一体育项目作为兴趣爱好,或者是养成了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无疑会在主观心理上和生理上对课外体育活动形成需求。另外,调查结果显示,学习时间也是影响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被选频次是38.2%。在时间方面,由于现在高校的学分制造成学生在低年级多修学分为高年级面临的找工作等社会压力减轻负担,从而造成学生学习任务重,心理压力大而无时间没心情进行体育锻炼。但在时间这一问题上,主要是学生没有认识到体育调节心情、释放压力、休闲娱乐的功能,很多学生都将网络游戏作为休闲放松的方式,几乎每天都花费不少的时间在上面,民办高校大部分专业的课业并没有那么重。从影响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因素调查的整体结果来看,排在前四位的场地设施和器材、锻炼氛围、专业指导和组织管理都是客观因素,而排在后三位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和学习时间可以归类为主观的因素,可见学生在选择时普遍把影响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归结在客观条件不够好,而没有真正地从内在的主观因素上找原因。外在客观条件确实会对自身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造成不利的影响,但内因决定外因,自身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和重视才应是影响是否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大多数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都能够认识到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付诸行动的人数不容乐观,大多数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不多,起不到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还是增强体质,这体现出学生仅了解了体育的本质功能,对体育的其他功能认识不足。此外,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的健身多选择传统项目,缺少时尚体育元素。影响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中场地器材设施的不足居首位,组织管理不善、无专业指导和学校锻炼气氛不浓也打击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的时间分配也对其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

  3.2建议

  河南省民办高校应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改善学校运动场地、体育器材设备等硬件设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热情。通过增加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举办培训讲座、设置咨询台等形式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及科学锻炼方法和手段,增加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的健身知识,解决其在健身中遇到的问题。河南省民办高校的体育部门和体育教师应积极协调和组织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比如组织举办校运会、体育健身周、健身月等活动、加强体育协会建设和管理,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体育锻炼的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河南省民办高校应建立合理的课外体育活动考核体系,可以采用奖惩学分等手段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成绩挂钩,督促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 引言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核心素养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79-02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的出现掀起了人类社会交往方式的重大变革。由于网络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大专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对学生的主体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培养合作技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该技能的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合作技能的重要性,让学生清楚地理解每一种合作技能的含义及运用...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问题的原因分析(2)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62-01 创业教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深受重视,且颇具规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我国的创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创业教育发...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抓好学生思维训练提升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082-01 当今的中学数学教学要要培养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就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重建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要求教师树立新...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解决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12-01 在生活中,每个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的健康。感冒了,发烧了,家长会十分操心地叮咛孩子吃药,如果严重了,会毫不迟疑地听从大夫的建议……打点滴!直...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