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心理预期和实际收获对比调查

sansa2025

  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心理预期和实际收获对比调查

  校园是肩负着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重任的基地,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社区。社团活动是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激发学生的自发活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手段,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1]。大学生在校园期间增强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就是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本课题为了真实地了解我校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前的心理预期和参加后的实际收获的对比变化,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出我校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心理预期和实际收获对比变化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从而使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团活动价值观,同时为学校更加有效地开展社团活动提供一定的帮助。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对象是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的2011、2012、2013三个年级的不同系别的学生,分别在每个年级随机选择的200名学生共6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以自行设计的《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心理预期和实际收获对比的调查及分析问卷表》为调查工具。问卷共设计21个封闭式问题,包括7个多选,14个单选、以及1道开放性问答。600名学生独立完成问卷,并有效回收572份,回收率达95.3%,符合统计学标准。统计用SPSS 19?0软件整理分析,进行描述性统计。

  2调查内容与数据分析

  2.1我校学生对社团活动的参与情况及加入社团的途径

  对有效回收的572份问卷统计分析得出: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中,63.64%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其余的36.36%的学生没有参加社团活动。反映了仍有三成的大一新生在进入校园时未参加任何社团活动,因此需要提高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由图一显示:在参加社团活动的同学中,约半数同学是通过社团的招新活动了解并加入社团,38.87%的同学是通过自己对社团活动的了解加入社团,此外还有小部分同学通过朋友介绍和被迫等其他原因加入社团活动中去。由此可见,学校加大社团活动的宣传力度是增加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数量的主要因素。

  2.2已参与社团活动学生随年级的增长参与社团数量的变化

  由表1得知:随着年级的增长,几乎所有同学参与的社团活动数量均减少,约62.50%的同学退出了社团。关于参与社团数量减少的原因调查中,约40.99%的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无暇顾及;约48.65%的学生认为社团活动无趣,自己不能在里面有所收获;剩下10.36%的学生认为与自己刚开始参加社团活动的心理预期相反,故而退出社团活动。由此可见,随着年级的增长和逐渐发现与自己刚开始参加社团活动的心理预期相反,因此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数量大幅度减少。

  2.3社团活动在学生心中的重要性

  由图二可知:在我校高年级学生中,50.35%的学生认为学校社团活动在他们心中的位置一般。由此可见,随着年级的增长,我校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社团活动的重视程度普遍下降,所以,我校应针对此种现象对所开展的社团活动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吸引更广大学生的参与,使社团活动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开展。

  2.4影响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因素的调查

  由图三可知,大部分66.95%(26.61%+40.34%)的同学认为社团活动本身是影响他们参与其中的重要因素,小部分同学认为时间是影响他们参加社团活动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我校社团活动要想有广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就必须提高活动的质量和合理地安排活动时间。

  3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现状分析及建议

  3.1学生个人方面

  (1)学生参与活动现状。首先,学生对于参与社团活动的认识不够深刻。大学生社团活动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基本上就忽视了社团活动,他们有的只注重专业学习,有的整天呆在寝室玩游戏。错误的认识是造成他们没有参加社团活动的主要原因。其次,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的态度存在问题。细节决定成败。我校部分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不注重细节,单纯追求学分。在对待社团活动的态度上发生了明显改变,摒弃了活动最初想要传达给同学们的思想,盲目追求。最后,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时期望过高。我校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之前往往怀着一个较高的期望值,但是现实却往往相反,他们可能会遇到各个方面的问题,到活动结束之后就显得特别的失落,从而增加了他们的消极情绪,而这种情绪会影响参与社团活动的持续性。

  (2)可行性建议。学生应主动增强参与社团活动的意识,改变对待社团活动的态度,积极投身于社团活动中去。树立正确的活动观,不要盲目追求,适可而止。大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时要克服失落情绪,树立信心,在活动中坚持自己的想法。确立正确的参与活动的准则,合理地给自己在社团活动中定位。学生应正视社团活动的重要性,合理安排课堂学习和课余活动的时间,做到“鱼和熊掌,两者兼得”,真正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3.2学校社团方面

  (1)组织活动现状。一方面:学校社团组织活动缺乏创新性,由表一可知,约62.50%的同学退出了社团。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同学们对社团活动的失望,同时也表明医学院校学生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逐渐忽视了社团活动。另一方面:学校社团组织活动缺乏公开性,在接受调查的572名同学中,大部分同学反映学校社团活动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部分活动组织者没有合理分配奖项,造成了不必要的误会。

  (2)可行性建议。可提高社团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顾明远教授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就明确指出,“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也就是说学校的课程应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种类型[3]。可见,作为活动课程重要形式的社团活动对于学生教育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的,学校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提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调动青年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积极性、创造性的关键。组织活动时,老师对学生的潜力和潜能要充分信任,要放心、放手、放权[4]。给学生一个广大的舞台,而不是一味地按部就班,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学生的活动创新,不诋毁和打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他们对活动的兴趣。增加社团活动的公开透明度。学校在组织社团活动中,应最大程度上公开本次活动的参与方式,活动评奖评分,让参与的学生多方位地了解自己参加活动的性质,消除不必要的误会。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社团活动。

  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心理预期和实际收获对比调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