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中职学生思政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sansa2025

  中职学生思政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132-02

  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政的教育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以及道德素质,引导着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实现“以德治国”,是每一位中职教师首要的教学任务。在我国中职院校所开设的所有学科中,其思政课程在培养每个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等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中职院校认真对待中职学生的思政教育,加强思政教学,对促使中职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所以,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中职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解决对策,供大家借鉴与参考。

  1 中职学生思政教学的现状

  通常情况下,相比于普高生来说,中职生则表现的更加的活泼、开朗,更愿意去团结同学,与同学们友爱相处。但是,在中职生中他们在意志力上、心理素质上以及日常行为习惯上,仍存在着较多的缺点。

  1.1 心理问题

  在中职阶段学习的学生们,其普遍的年龄都介于15~18周岁,这个时期正好是青春期,中职生有着与所有青春期的学生一样,都面临的许多的普遍问题,并且,中职生还在某些问题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一些。

  (1)缺乏成就动机。

  在中职学校中,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才进入中职院校的。他们对学习早已失去了信心;并且也没有充分地认清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这样就无法正确地去理解职业素养的具体内涵,他们大多数仅仅是将学习的目标定在了合格线上。同时,还有许多的问题学生,他们沉迷于网络,无心学习,并且还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良喜好,因此,在中职生中,他们普遍没有成就的动机。

  (2)具有较强的成人感。

  在中职生中,他们往往习惯于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社会,甚至有些同学还去模仿一些大人的行为,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同时他们还具有较强的就业意识,经常会为一些就业问题,而感到焦虑与担忧,他们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就业,承受着比较大的就业压力。所以说,他们过早的进入到了成人的一种社会心理状态。

  1.2 意志力差

  在现在的许多中职生中,他们从小便是在家长的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娇生惯养,家长视其为掌上明珠。因此,他们普遍缺乏生活的独立自主能力、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与的决心。当面对困难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退缩、放弃,而不是去谋求解决的办法。

  1.3 日常行为习惯较差

  由于大多数的中职生,从小都是在父母的溺爱的温室里长大的,因此,他们往往并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导致无法适应离家住校的新生活,生活适应能力较差,这就更进一步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业。

  以前,中职学生在生活上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由家长去代为解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家长也约束了他们的行为与思想。但是,现在来到了学校,在大量课余时间的面前,他们完全放纵了自己,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到了电脑游戏上,沉迷于网络,甚至有的同学出现了赌博早恋、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

  2 中职学生存在一些典型问题

  2.1 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

  指导一个人做事态度与生活方式的一个最为主要的依据就是有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明确的生活目标。倘若一个人生活的毫无追求,那么他的生活便会变得空虚、盲目、毫无生趣。

  在中职学校中的学生,大多由于其年龄的关系,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而且他们对于生活、就业的方向也不是那么的明确。这便会导致许多的学生没有给自己制定明确的生活目标以及自己的人生规划,当来到学校之后,由于缺乏人生目标的指引,他们每天都过的昏昏然,像是在混日子。

  2.2 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在中等职业学校里的许多学生,他们往往都在初中阶段被视为“双差生",不仅文化课程的学习成绩比较差,而且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并且还不具备自我约束能力与控制能力。

  当他们进入中职学校之后,由于有了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他们便开始放任自流,而且还无法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不可以做些什么。其中,有相当一批同学将大量的时间荒废在了网吧里,他们沉溺在网络交友与网络游戏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还有一部分同学,他们总是迟到、旷课、早退、上课睡觉、看小说、玩手机、破坏公共财物、顶撞老师等,这些不良的行为无疑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这些行为也是中职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的表现。

  2.3 以自我为中心

  目前,在大多数的中职学生中,他们绝大多数都来自独生子女的家庭,以自我为中心,早已习惯了“小皇帝”、“小公主”的家庭角色。在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由父母一手包办的,长此以往,便养成了自私、独立性差等坏习惯,与他人分享、合作的意识单薄。

  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追求自我满足,任何的行为出发点都是个人的意识,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缺乏协作精神、团队精神,个人中心主义较强,不愿意与他人分享,一旦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就习惯于自暴自弃,或者是寻求极端的发泄方式。

  3 中职学生思政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家庭层面

  首先,家长必须转变对中职教育的一些传统固有的观点,中职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们某些工作技能的地方,更多的还是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文化素质,健全和完善学生们人格的地方。   其次,家长们还需要转变传统的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不能将学习成绩的优秀与否作为衡量孩子们的唯一尺度。家长应该适当地将道德教育、人格品质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我们可以试着设想一下:一个学习优异却道德沦丧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会给社会带来多么大的威胁啊!

  最后,家长们还要注意平日里自身的言行举止,时刻谨记言传身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当孩子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时,家长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与孩子们进行交流沟通,将孩子当成朋友去对待,让孩子们多向家长倾诉,善于做孩子们的聆听者。

  3.2 学校层面

  在学校的层面上去解决中职学生们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做好新生们的入学思想教育工作。其次,还要加强对中职院校思政教师的培训工作,努力培养出一大批师德水平较高、人格魅力较为高尚的优秀师资队伍。再次,还要注意教学理念的更新,通过教育改革的方式,去实时的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最后,还要注意多进行一些课外活动以及适当的多开设一些网络教学,学校通过开展一些像:志愿者活动、知识问答、歌咏比赛等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与集体荣誉感,进一步的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3.3 社会层面

  就中职学生思政教育问题而言,社会需要发挥其巨大的作用,给予中职教育更多的支持与鼓励。

  社会上的一些优秀企业和成功人士,可以走进中职院校,进行专项资助或者是设立专门的奖学金。通过这种方式,让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深刻的体会到社会对中职院校的重视,并且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教育他们要懂得感恩,将来要懂得回报社会。

  同时,中职教育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其应该得到更多的关心与关爱。因为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们大多年龄较小,做起事来缺乏考虑,很不成熟,自我判别意识较差,比较容易受到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社会本身应该需要端正自己的作风,杜绝一些不良风气,还青少年一片“洁白”的蓝天。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中职思政教育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都是需要亟待解决的。因此,只有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方面联合起来,一起努力,才可以为中职生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才可以培养出德技兼备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中职学生思政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之我见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那么,何谓语文素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当代大学生担负着民族兴旺、时代发展的重任,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呼声日益迫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

    sansa2025教育师范
  • 管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194-02 导致大学生失信的诱因是什么?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根本措施有哪些?作者从管理学角度对这一高校和社会面临的课题进行有益探讨。...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析

    家庭会给予子女温暖和保障,因而家庭被称为避风港湾。但是现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受到家庭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理健康水平达不到合格要求,一系列心理负面情绪长期积压在大学生心中,导致大学生在学习或是毕业后引发出心理问题。因此,必须要明确家庭因素...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包括数学在内的诸多领域都要求的一种思维特质。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并重的学科,严密性与发挥性同时存在。对于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来说,教师通过对小学生求知欲望的启蒙,能够使他们愿意接触思维训练和逻辑知识,为进一步培养他...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探讨幼儿园中幼儿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128-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学概验,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