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大学生阅读心理剖析及其引导策略的思考

sansa2025

  大学生阅读心理剖析及其引导策略的思考

  大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大学生的成才是一个问题的二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要把大学生真正培养成为新世纪可造之才,必须认真研究好大学生的阅读心理。大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相连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是其世界观日趋成熟的重要阶段,各种客观因素都可能对其产生重大的影响。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阅读心理,有助于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选择职业和稳定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大学在服务育人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一、大学生阅读心理类型

  通过调查分析及对大学生日常服务过程的观察,不同层次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其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存在着不同,而且即使同一个人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其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也不完全相同,有的为了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有的为了应试备考、陶治情操,也有的为了消遣,漫无目的,更有追随大众文化潮流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求知型心理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是书刊阅读需求的一个宠大群体,其阅读动态是一个时代阅读情况的缩影,同时其阅读需求也是社会阅读心理的反映。作为学生,学习是在校期间最主要的任务,因此,求知心理对大学生来说更强烈,更迫切,只要是对他们有用的信息资料、文献,他们都会进行阅读。这类型学生阅读的目的性强,就是为了系统的学习,全面深入掌握某种专业的理论知识,从而为将来的工作或生活实践奠定良好基础。他们阅读的心理状态相对平稳,专业知识扎实,阅读面宽,文献需求量也较大。此类学生阅读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专业技能,实现人生目标。

  (二)应试型心理

  这类学生阅读目的明确,具有主动阅读的心理,阅读意志坚强、思维活跃,将应试备考摆在第一位,凡是和各种证书考核、资格认证、等级考试及考试课程相关的文献信息都是阅读的内容。这类型学生希望能以较高的考试成绩、各类证书来证明自己,以取得社会及周边人的认可,并为今后的求职、升学做好准备。

  (三)休闲型心理

  现代社会知识的膨胀,娱乐和阅读结合起来的休闲阅读成了当代大学生较为重要的一种阅读行为。此类大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之余,通过阅读自己喜爱的报刊、图书、音像资料等调节情绪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在当今多种载体共存并且互补,多种媒体互动的社会,阅读也已呈现多样化,新的载体可谓图文并茂,大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娱乐带来的乐趣同时在娱乐中获取信息和知识,其阅读目的不稳定,阅读兴趣具有广泛、不专一性。

  (四)从众与焦虑心理

  随着报纸、杂志、电视、网络构建的大众媒介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平台,很多时候大学生们只是追随大众文化的潮流,并未能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对于一些有争议的书籍、作品津津乐道,并能比他人更早浏览,表现出一种超人意外的狂热,甚至在一定时间内推动该类书籍、文章等身价大涨,出现供不应求的奇怪现象。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许多大学生还表现出一种焦虑,即他们在阅读时,经常不停的翻页或点击,只看标题或内容的大概,缺少耐心,一定程度的彰显自己的个性。

  二、影响大学生阅读心理的因素

  (一)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大学生的生理机能处在发展、生长和渐成熟的阶段,心理意识不断趋向稳定,是学习和阅读的最佳时期。因此,大学生必须具有明确的阅读动机,否则在阅读时容易产生烦燥、不知所措的心理,给阅读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二)社会因素

  大学生生活在社会中,社会因素无不反映至他们的大脑中。多媒体的发展给整个阅读环境带来质的变化,阅读形式呈多样化。网络阅读的方便、快捷、即时、使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急剧上升,纸质阅读的需求不断下降,对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也会受到周围的影响,产生从众心理。

  (三)高校图书馆方面的因素

  一是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方面。整洁、舒适、安静而和谐的环境是吸引大学生到图书馆阅读的基本条件。二是图书馆的馆藏。馆藏应根据服务对象和专业设置合理建构,运用现代化的手段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检索服务,否则会限制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影响阅读兴趣。三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在为大学生服务时无形中也影响着其心理。

  三、大学生阅读引导的策略

  (一)合理的配置阅读资源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及信息资源建设应高度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及操作技能的提高,大学生阅读内容的采购计划应符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专业设置和学生需求合理配置纸质和电子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在采购文献时,应以院系、专业调整为依据,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年级学生对阅读内容及深度的需要。此外,高校还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环境条件,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文化阅读场所,如图书馆、阅览室、展览厅等,保证阅读效果。

  (二)丰富阅读活动

  高校图书馆的纸质图书和数字资源等阅读内容很大一部分鲜少有人问津,这与宣传、导读工作的开展力度有关。高校应经常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如开展“诵读经典,传承文化”活动,开辟“好书推荐”栏目,创建“书香班级”等,倡导“我阅读,我快乐”的阅读风尚,使阅读的风气在校园中蔚然成风。

  (三)加强大众媒介教育宣传力度

  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构建的大众媒介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关注时事发展动态、展示自我及自由评论的需求,而大众媒介阅读也不像传统阅读那样容易掌控。大学生的大众媒介阅读效果受到周围环境及社会文化等制约,同时受到媒介本身特性、内容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辅导员及图书馆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大学生通过网络等大众媒介阅读的思想引导教育、道德和法律的宣传,使其自觉遵守网络文明使用规定,增强网络防范意识,树立文明的媒介使用意识。各教育职能部门应积极对大学生开展大众媒介阅读的指导和引导教育工作,通过多渠道的观察,分析其阅读需求的特点,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正面引导,提升大学生在大众媒介阅读中的效果,提高其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四)根据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类型提供引导服务

  要想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就要从不同的阅读心理类型着手,满足不同阅读心理的需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对于求知型心理的大学生,相关教育职能部门应为其提供电话咨询、上门服务等服务,高校图书馆应了解其阅读需求,当有最新的阅读书籍时及时通知他们。对于应试型心理的大学生,需尽可能地了解和掌握其具体的考试任务、时间,做好跟踪,最大程度为他们提供考试所需书籍和复习资料等。对于休闲型心理的大学生,相关职能教育部门应适当推荐积极向上的媒介阅读,同时高校图书馆为其提供感兴趣的报刊、杂志,并引导其阅读一些高品位、高质量的刊物,扩大阅读面,逐渐转移其阅读动机。对于有从众与焦虑心理的大学生,应通过谈话、心理辅导等方式促使其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适合自我发展的阅读方式及阅读内容。

  总之,只有认真分析和掌握大学生阅读心理,才能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阅读指导服务,满足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从而为高校教育营造良好的学风,培养合格人才做好有力支持和保障。

  大学生阅读心理剖析及其引导策略的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213-01 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16-02 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考中对数学知识的考察也更加偏向于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察。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应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142-01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是奠定小学基础的重要时期,此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会有非常巨大的...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状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2-0070-02 社会支持是来自他人的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性行为,主要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与帮助。[...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多元体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深刻

    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体验学习”这个教学理念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倡导学生多元体验,从而使自己的数学学习真正走向深刻。下面笔者主要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验学习方式进行探讨。 一、操作式体验...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音乐教育对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种教育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目前,音乐课已成为许多医学院校非专业课中的必选课程,成为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将...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