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sansa2025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要努力地营造出良好的学生学习环境,展开积极的评估,进而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得美术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接受并喜爱美术。那么,在具体的美育教学当中应当如何正确积极地展开相关教学,进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呢?在本文看来,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

  一、积极培养学生审美个性,形成自主审美意识

  对于学校来说,进行学校教育的关键就在于课堂教学,简单的追求儿童的临摹方式,往往只能是让学生们被动地学习,很难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效果有限,所具有的自由发挥余地也并不充分。在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往往仅仅是学生以及教师两者之间的简单传输以及被动传输的一种形式,非常僵化无力,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具有着充足的时间支配,但是用于情感体验方面的内容却是非常的匮乏,对于这一状况也急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变革。除此以外,各个学校也对此进行了实地的尝试,很多地方展开一些课堂形式的创新,对于每一节课的准备时间也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课前写教案而已了,而是选择了使用更多的时间以及经历,更加充分地进行准备活动。可以说,教师已经能够全面地、多角度地形成本课堂的掌握,效果非常得好,并且各个细节掌控有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此类的努力却很难的精彩的同时给予学生真实的感觉,往往成了教师自己的一种表演,反倒是没有多少的教学价值,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在此后的教学当中进行深入分析。

  对于审美个性的培养,实际上也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众多的美术作品,形成完全自主的判断认知,在美学领域有这样一句语:“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存在。”针对相同的对象,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往往所产生的美学影响存在着天壤之别,学生们可能会形成一种全新的自主理解以及自主认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不能够简简单单的自行给予一种审美材料固定的评估标准,而应当确保学生自主具备足够的审美意识,允许学生以个人视角欣赏美术作品,并尝试建立其与作品之间的情感沟通渠道,释放审美想象力。比如说,以梵高的著名作品《向日葵》为例,教师可以对于向日葵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梵高的相关信息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而后的时间交给学生自我欣赏,让学生自行触摸这种氛围,并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去尝试自主解答,比如说,花的色彩以及搭配上的风格,个人触动最深的地方亦或者那一块色彩所承载的感情,等等,结果表明学生们会提供多元的答案。比如说,有的会给出对于激情的解读,有的则能够从中体会到生命的抗争,有的能够将其看成一种情感表达的火焰。

  从这一点不难看出,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对于学生审美个性进行激发调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启发学生形成一种针对审美的理解感知,从而掌握其多元性以及复杂性,等等,进而大幅地提升学生审美观念,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积极尝试第二课堂,提高兴趣课堂

  课堂教学时间的计划安排得再妥当,毕竟时间有限,因此完全地依靠课上时间是非常不够的,为此应当积极地开发课下的时间,寻找第二课堂,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1.积极地组织办黑板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努力地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以及能力,充分地给予学生一个实践美术课程的舞台,加深理解,强化欣赏能力。

  2.积极地组织美术作品的鉴赏活动,组织学生集中展示个人作品的展览等,积极地寻找机会让学生之间进行自主评比等活动,产生思想的火花碰撞,提升学生自身素养。

  3.展开评比活动。让学生自己做评委,把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集中的展示,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并树立榜样,让学生们学习。

  丰富多元的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强化主动意识,并拓展学生的学习生活,确保学生们的学习乐趣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被激发出来,并帮助取得更好的学校课堂教学效果,这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改进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美术兴趣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英国的教育学家洛克所说的那样,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们了解了尊重以及羞辱的内涵,那么就会对于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刺激影响,进而产生内在的精神力量。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组织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确保对于学生情感的调动,著名的罗斯纳塔尔效应恰恰就是对学生情感的积极使用的案例,其核心实际上就是激励。对于学生来说,得到教师的鼓励,就是一种荣耀、尊严,他们就会选择继续地坚持美术学习的道路,并且充满着信心,未来也很有可能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为此,对于教师们来说,当他们面对学生们上交的自主创作的作品的时候,应当考虑到这一点,积极地寻找更为恰当的方式进行应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必要的激励,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身上的学习潜力,强化信心,在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低层次展开,寻找更加积极的评价方法,主动地找到并赞扬他们的创作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布置作业《漂亮的房子》的时候,每一名学生都会上交一份他们眼中的漂亮房子。当上交作业的时候,可能有的学生会因为个人技术的原因,认为自己的作品很差,这个时候,教师就应当及时地鼓励他们在创作过程当中所体现出来的创造力,鼓励他们继续沿着自己的方向去创作,告诉他们作品当中的想象力是十分的丰富。实践证明,在日后的作业当中,这部分学生往往能够交出一些非常有创造力的作品。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对古典音乐接受现状浅谈

    古典音乐是音乐艺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引导大学生加强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增强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接受意识,能够促进学生音乐艺术素养的培养,为大学生深入学习音乐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因此在高校开展古典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古典音乐进行系统的...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提高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一、职业院校的发展定位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职业院校是不同于本科院校的。职业院校是技能型院校,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本科院校是研究型院校,目标是培养理论型研究人才。 通过分析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同志在众...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对于所有的教学活动来说,无论是什么课程都需要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教学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所以,对于体育教学活动亦是如此。体育教学环境也对学校的体育课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重大的。所以...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学生创新能力在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189-01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一个国家之所以充满勃勃生机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与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创新能够推动各种新...

    sansa2025教育师范
  • “90后”大学生特点下高校“四会”辅导员能力素质初探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领导者。目前,“90后”大学生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主流人群,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与“70后”、“80后”等有着迥异的差别,因此依据“90后...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1]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更为注重的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横向评价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纵向评价。本文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为例,探索构建注重学生个体...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