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对策分析

sansa2025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对策分析

  语感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直接而迅速的理解。在英语学习中,语感实际上是学生的一种语言思维。语感的强烈与否往往决定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英语具有很强的交际性,而正确把握语感有助于学生了解语言的背景和文化,有助于提高口语能力。语言并非完全通过符号的制约来表达,语感可以帮助学生弱化语言规律,从而在短时间内掌握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习得的效率。

  一、巧用英语授课

  语言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时,汉语思维是影响学生语感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大学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需求,进行必要的英语教学改革,并且要求学生采用英文来回答和解决问题。弱化学生对汉语本身的依赖性,实现流利的英语表达。教师应做到采用正确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另外,通过语言背景和文化的传授,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感,摆脱本土语言的束缚。学生应进行英语语言结构训练,掌握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但要注意的是,中国大学生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英语表达能力通常较差,因此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应采用英汉结合的方式,而不是全英文的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进一步增强其语感。在词汇讲解上,教师应结合英语演讲或者英语口语对话中常见的句式进行解读,这一方式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英语表达句式,是语感培养的基础。

  二、创设英语环境

  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这是由于,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趋向于实用性,而语言的掌握需要主动的学习和探索,靠教师的单纯讲授无法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情景教学场景,使学生获得语言习得的环境。另外,还可通过英语演讲、口语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实践证明,在英语学习中模仿是一项不可缺少的能力。通过模仿,学生的语言能力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这基于其对英语语感的把握。当然,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是调节课堂气氛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景,并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从而培养其语感。

  三、加强语言听说训练

  在语言学习中,听说能力的提高是关键。就听而言,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多渠道的听力练习,包括课堂听力教学和课外拓展练习。培养语言听力练习内容要接近生活实际,要求学生对该领域进行必要的了解后进行听力练习,这样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其语感。在内容上,要注重英文的发音方法,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单纯的为学生解答问题。在内容选择上,还应选择发音标准的内容,并且要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合理的语速播放内容。另外,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其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采用电影教学或者音乐教学的模式使学生的兴趣有所提高。如在美剧中,学生往往可以听到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因此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可在有字幕的前提下,了解语言表达方式,并通过跟读和模仿等多种方式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英语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实际训练,从这一点上,学生应就自身掌握的内容进行反复多次的训练,从而激发其英语潜能,将语言转化为己用。

  四、重视英语语言的读写训练

  英语语言的学习还离不开读和写。文章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从这一点上,应要求学生多读、多写。在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采用原文的语调进行朗读,从而了解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英语口语表达方式。在朗读过程中还要进行意群停顿。当然,必要的语句背诵也是语感培养的关键。但教师要谨记,句子背诵并非语感培养的最好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正确掌握,以免适得其反。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满足学生的能力范围,不能过难或者过于简单,以达到能力培养的效果。另一方面,写作训练对于英语语感的同样培养具有积极意义。英语教师应按照学生的需求,在教材中选择适当的内容进行写作训练。通过写作,学生可以熟练掌握某个词汇或短语的正确含义,并增强对其理解,从而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对语言的语感。鼓励学生通过记英语日记的形式养成写作练习习惯,提高其英语思维能力。

  五、总结

  总之,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语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的精髓,提高其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对英语学习具有天生的恐惧感,因此缺乏语感是其学习中的必然现象。语感决定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培养语感可通过听说读写等训练,并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学习情景,使英语学习具有时效性,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语感。

  (作者单位:新余学院)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对策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探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2-128-2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国内一些大中型城市中兴起。高等职业教育...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46-01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将知识嚼烂了喂给学生,以做不完的题海战术巩固学生从教师那儿得到的现成知识,忽略了对学生自主...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们开始学会说话时,总能提出无穷无尽的问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提出的问题反而越来越少。许多学生只会机械地、模仿性地解决问题,原因又何在呢?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阻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学务管理工作中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探索

    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推进,追求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对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大学的教学活动从立足向学生传授...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完善

    基金项目: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 (课题编号:2015040305) 一、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概念 (一)法治的概念 法治在我国的发展,很长一段时间被误认为是“形式法治”...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中学生物课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课堂是教师传授科学知识的阵地,而实验课则是学生独立思考和亲自实践的阵地。在实验教学中,要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必须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通...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