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影响因素分析

sansa2025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理论模型与数据

  实证研究法: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用以回归分析为核心的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因果检验,以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从而对影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的因素进行研究并建立相应的多元回归模型。

  有关研究的主要变量说明: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被解释变量Y):在校学生人数的变动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经济因素即国内生产总值(解释变量x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解释变量x5);人口因素即全国总人口(解释变量x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解释变量x4)和政策因素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解释变量x3)。

  二、模型设定

  为避免伪回归和虚假回归,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发现X1,X2, X3,X4,X5的数据是平稳的,可以进行进一步检验。

  经过平稳性检验后,我们将对通过平稳性检验的变量作进一步的检验,探索将模型设为以下模型:

  1.数据收集

  年份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万人) 人口

  (万人) GDP(亿元)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万元) 城镇比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2000 556.1 126743 98000.45 25626055.7 36.22 100.4

  2001 719.1 127627 108068.2 30570099.5 37.66 100.7

  2002 903.4 128453 119095.7 34914047.5 39.0897838 99.2

  2003 1108.6 129227 134977 38506236.6 40.5302298 101.2

  2004 1333.5 129988 159453.6 44658574.8 41.7600086 103.9

  2005 1561.8 130756 183617.4 51610759.3 42.9899966 101.8

  2006 1738.8 131448 215904.4 63483647.5 44.3428667 101.5

  2007 1884.9 132129 266422 82802142.1 45.889 104.8

  2008 2021 132802 316030.3 104496295.6 46.9891333 105.9

  2009 2144.7 133450 340320 122310935.4 48.342 99.3

  2010 2,231.79 134091 399759.5 146700669.6 49.95 103.3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2.估计参数

  输入数据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3.模型检验

  可决系数和修正的可决系数都较大,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针对原假设,在显著性水平的情况下,,应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显著。但系数t检验不显著,且符号与预期相反,不符合实际经济意义。所以需要进一步修正。

  三、模型修正

  考虑到空格的系数t检验不显著,且符号与预期相反,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计算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生成相关系数矩阵:

  1.000000 0.882346 0.832895 0.977121 -0.513437

  0.882346 1.000000 0.993146 0.942745 -0.323298

  0.832895 0.993146 1.000000 0.907878 -0.297179

  0.977121 0.942745 0.907878 1.000000 -0.488580

  -0.513437 -0.323298 -0.297179 -0.488580 1.000000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确实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去解决多重共线性的问题。经检验得出结论: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GDP每增加1亿元,或城镇人口比重每增加1%时,平均说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将增加0.003118万人,或51.44673万人。

  四、模型分析与政策建议

  根据最终所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判断出影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分别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以及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在通过模型分析之后发现:虽然GDP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对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都会产生影响,但明显可以看出,GDP对其的影响相对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要使更多人得到更好的教育,还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将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影响因素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加强和创新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现代化的到来,社会总体环境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基于此背景,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受其影响变得进一步多元化,新的形势势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为严峻...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学生主体参与、团队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78-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原因及消除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虽然有着较高的知识和素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是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一般集中在相对封闭的校园。他们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好奇心强,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对待困难的态度较差,独立性也较弱。从青少年到成年的过渡...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高段学生计算粗心的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26-0058-04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教学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但当前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却不容乐观,据平...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发展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33-01 学习知识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此外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往往使学生难...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个性

    一、前言 当一个人受到一些特定的社会条件以及教育影响所形成的某一种性格特点,就成为人们所常说的个性。个性一般分为2大类:一为心理特征;二为倾向性。当中的心理特征包括为能力、气质与性格等;而个性倾向性则包含有欲望、兴趣、动机、志向及...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