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试论网络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构建

sansa2025

  试论网络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构建

  目前,各高校的教学课程中都包括心理健康的教育。然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给大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失去关联,满足不了现在素质教育的需要,跟不上时代的发展。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融入了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学中拥有的学生数量较多,理所当然成为网络用户最多的区域,形成相应的网络环境。然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要正确利用网络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容易产生的负面效应

  随着网络技术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普及,导致他们的心理状况出现以下情况:

  1.失落心理

  随着新课改的迅速普及和深入,各高校都开始实行扩招政策,因此,大学生面临的竞争也急剧加大,即使是在大学阶段仍然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一旦这种压力得不到缓解与释放,极可能导致大学生产生失落的心理,通过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让自我得到释放与安慰。

  2、好奇心理

  现在的大学生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完全形成,极其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能够收集到大量的信息,让大学生接触到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导致大学生对网络产生好奇心,从网络中寻找新鲜感和刺激感。但是,由于网络中也存在许多不良的信息,加上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不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荼毒,而痴迷于网络环境中。

  3、情感需求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探索时期和旺盛时期,不管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方面都存在强烈的情感需求。而网络环境正是一个有效的平台,让大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安慰。甚至有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情感伤害,便会投入到网络中寻求情感安慰,沉迷于网络。

  4、自卑不满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的家庭状况都不一样。有些大学生家庭条件较为贫困,从内心就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充满了自卑心理,不会主动与别人交流沟通,总是回避别人,常常都是独来独往。但是,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大家相互都不了解对方的情况,这些同学可以畅所欲言,在心灵上得到一定的安慰与解脱。另外,有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别人的误解,或是遭遇到一些打击,在实际生活中无法解决,便会从网络中寻求心理补偿,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5、娱乐冒险

  随着网络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使用,一些网络游戏开发者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创设各种网络娱乐,甚至部分网络娱乐还添加有赌博的成分。而大学生由于学业没有高中时期那么紧张,拥有的课余时间比较多,有大量的时间自我安排规划。加上大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够,很容易就沉迷于网络娱乐游戏中,不可自拔。有些大学生甚至在网络中进行赌博,需求刺激感。甚至很多男学生为了尽情地玩网络游戏,去网吧通宵,白天逃课,导致他们在学业上的荒废。长期以来,这种不良的网络习惯导致大学生逐渐形成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严重阻碍大学生的长远发展,结果造成自毁其身,玩物丧志。这里关键就是缺乏正面引导。

  二、网络环境下必须构建必须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1、广泛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

  之所以开展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将学生统一集中起来,进行较为系统、科学、全面的教育模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理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上。因此,学校应该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严格的心理健康意识,对于不良的思想及时作出调整。同时,高校可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对于不同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可以根据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一个专题讲座或报告,让学生对讲座中受益匪浅。另外,在校园内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广泛地宣传,也是提高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

  2、加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创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十分枯燥、单调、乏味,而网络文化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特点,高校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创造出新型的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首先,完善心理网站的建设,根据大学生的心里特质,建立资源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同时还要加强在线咨询和辅导的功能,利用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邮箱与教师实现在线咨询,有效增加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然后,建立一个网上心理论坛,收集一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章,也可以是以视频的方式进行一个网上讲座,讲座的内容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大学生普及相关的知识。最后,开展网上调查,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评估,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的心理状况,并对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作出及时的调整和引导,促进全体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绿色心理发展环境

  根据相关调查的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在无聊的时候选择上网来消磨时间,还有少部分学生觉得上网能够缓解自己压抑的情绪。可见,大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都是因为校园文化单一无趣。因此,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给大学生构建一个绿色心理发展的环境。丰富、有趣的校园文化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全方面的综合发展。比如,在校园内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相关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节、网络设计大赛、歌唱比赛等,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会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加到活动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总之,随着网络环境的迅速普及,要更加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因为,网络不仅给人们带来积极的作用,而且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必须抓住积极的因素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深入分析目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提出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很有必要。将教育工作切实做到位,立足现实,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思想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试论网络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构建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136-01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计算能力也是综合...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论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策略

    引言:在古诗生动感人的语言里无不蕴藏着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意境,那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山河壮丽美;那种含蓄深沉、含而不露的含蓄美;那种委婉低吟、悲愤疾世的婉约美;那种整齐压韵、朗朗上口的韵律美,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161-01 一、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消除疲劳。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等领域中的数学蕴涵着丰富的教学因素,在教学中教师...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国内外高校学生激励机制的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163-02 高校为了使学生努力学习,增加求知的渴望,采取各种措施来激励学生进步,逐渐形成了激励机制。激励在管理学中这样定义,是指激励者针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青春健康教育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青春健康教育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的影响,并对大学校园实施青春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对我校529名在校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前与青春健康教育后的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实施青春...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政治认知现状及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4-113 -03 大学生政治认知,是指他们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于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大学生...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