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学生缄默知识“显性化”:教育教学的需要

sansa2025

  学生缄默知识“显性化”:教育教学的需要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共同构成了个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隐性知识通常也被我们所称为缄默知识。缄默知识的特点就是:很难用简明的语言和逻辑加以表述或说明,缄默知识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成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拥有一定知识储备和个人见解的情况下来接受新知识的 ,那么教育工作者要是不能清楚的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就进行教学活动 ,其教学结果注定是低效的 ;学生如果对自己已经具备的缄默知识不够了解,不清楚自己的起点在哪里,就盲目的学习,同样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所以,将学生的缄默知识显性化对于教育教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学生的缄默知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也就是缄默知识。但目前对缄默知识的研究与探讨重点放在教师身上,对于学生方面的关注甚少。追本溯源,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研究教师的缄默知识,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研究学生的缄默知识与研究教师的缄默知识属于同一本体性两种活动,对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两者同等重要。

  学生的缄默知识作为一种个体化的、不可言明的、非逻辑化的知识很容易被教师忽略,因为他们每天从事的是安排得十分紧凑的教学活动,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关注学生个人身上那种捉摸不定的知识要素,也没有将这些看不见的知识和能力利用起来。应该说,关注学生的缄默知识以及默会能力对其学习成绩的提高有重要作用。让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共同的心愿。那么为达成这一共同目标,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要知道学生个人的知识体系结构是怎样的,他们这种自发的知识体系如何更好地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因此,只有通过将学生的缄默知识“显性化”才能得以实现。

  二、促进学生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方法是情境创设。缄默知识的形成有环境背景,在课堂上创设与之相似的情境或再现这种情境,以激发学生内心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缄默知识并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创设情境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用语言直接描绘。教师应该将书本上一些符号化的文字生动化,以精练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情境;二是利用多媒体展现情境,从声音、画面等角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结合课本内容,预期对其内容达到充分的理解;三是以师生表演的方式创设情境。有些生词用简单的语言又很难让学生马上准确地理解,教师可以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语境来理解生词词义。

  2.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学生的缄默知识具有很强的内隐性,难以用语言进行描述,一旦形成,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众多学者认为,用“学徒制”的方法对获取学生的缄默知识是一种明智的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示范行为被学生观察与模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自身的缄默知识。教师的示范行为就是将其自身的缄默知识尽可能显性化的过程。在实践中教师的缄默知识难以言表,但通过行为的表达常常被学生潜移默化的吸收,实践中获得的技巧往往比纯粹的讲解更易于内化,知识也更易于理解。

  3.鼓励学生对话交流,自我反思。有学者认为,学生的缄默知识主要靠学生间的对话交流及自我反思来实现的。交往学习是师生、生生之间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借助一定教学媒体进行的知识、行为等的沟通与交流。学生的交往学习就是将缄默知识显性化的关键。由相同知识水平的学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主要通过交流、对话、探讨的方式使学生的缄默知识得以清晰化、系统化。并最终总结出共同学习的方法。同时,因为缄默知识是我们平时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高度个体化的知识 ,要想让缄默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也可以通过自我反思的方法实现。学生有意识的对课堂内容进行反思,反思能够使学生已有的缄默知识得到系统的梳理与呈现。

  4.营造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由于教师权威性的存在,使学生形成了畏惧感和归属于集体的统一化,从而形成了个体化的缄默知识,要想这种缄默知识显性化并加以利用,必须营造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首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情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驱使力。现代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尊重。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丢弃教师“权威化”的概念,视学生与自己平等地位。教师应从思想上认识课程实施是师生双方共同创造教学经验的过程。并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思想。可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只有营造出轻松地学习氛围,才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缄默知识“显性化”:教育教学的需要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析高校体育俱乐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体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体育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更有效的接受体育文化知识。高效体育是学生生长发育和个性塑造的一个...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浅谈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62-01 现阶段,尽管新课标颁布有好几年了,尽管教学改革依然如火如荼,但不可否认,还是有不少教师的教学理念依然落后。课堂教学依旧是...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谈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科学素养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素养之一。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一、降低目标,做实做细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制定的学习目标,不能太高、太笼统,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目标。把大目标小目标化、细化、具体化,...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建设与学生能力培养

    CDIO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创新成果,CDIO是英文单词“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行)的缩写,它贯穿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全过程,让学生以主...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析高校学生管理的劳动性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157-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职业分工也不断明确。不少职业都能明确自身的劳动性质,高校学生管理的劳动性却一直很难界定,明确...

    sansa2025经济管理
  • 网络直播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改革创新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基本理念,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年会上,习总书记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作为长期奋斗在学生思政工作第一线的学生工作者...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