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文理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比较研究

sansa2025

  文理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比较研究

  为准备把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况,本研究以文科大学生和理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着重对文科大学生和理科大学生两类群体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深入探讨高校应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做好对文理科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便促使大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笔者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文献资料的搜索,对其培育、践行等诸多内容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剖析,考量到文科大学生较之于理科大学生独有的特点(感情更加丰富细腻、课堂中、活动中更多地接触到关于的相关理论知识等),加之对一些大学生的交流、访谈,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文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要高于理科大学生。

  假设2:文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度要高于理科大学生。

  一、样本选择及特征

  此次研究选取了成都市具有代表的三所高校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三所高校发放问卷数量基本相当,总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2份,经过认真排查和筛选,剔除无效问卷,得到的有效问卷合计386份,有效率为96.5%。其中,文科大学生人数占比52.3%,计202人(其中男生有49人,女生有153人),理科大学生人数占比47.7%,计184人(其中男生有140人,女生有44人),文理科人数基本相当。

  二、文理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比较分析

  (一)理论认知方面。理论认知即是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凝练历程、内在逻辑、历史地位等相关问题的知晓情况。在“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吗”一问中,文科大学生选择了解的比例为83.2%,理科大学生选择了解的比例为70.7%,比文科大学生低12.5%。此外,有33.1%的文科大学生选择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理科大学生高了8个百分点,理科大学生这一比例为25%。分析得出,多数大学生都是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的,但是文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了解程度还是要优于理科大学生。这说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度不够,学生对其的关注度也就会不高。而如果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不得力,学生要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较难。

  分析可知,理论认知方面与假设1是一致的。

  (二)价值认同方面。价值认同是在理论认知的基础上情感认同的情况,它较之于理论认知有更为深刻、全面的特点。党的十八大用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12个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凝练,那么,文理科大学生是如何看待这“24字、12词”的凝练呢?

  在“您认为‘24字,12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是否准确”一问中,选择凝练准确的理科大学生比例为58.2%,还不及一半,而文科大学生此比例为75.8%,要比理科大学生高出17.6%,二者差异比较明显。更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有34.2%的理科大学生选择了不清楚,文科大学生的这一比例也有17.3%。这说明,虽然文科大学生较之于理科大学生更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了解,他们肯定听说过,但是却对它们产生不了兴趣,也缺乏相应的关注。

  “三个倡导”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三个层面对我们进行了要求,那么,大学生又是如何看待这三个层面的呢?

  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指明了我们国家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您如何看”一问中,有94.5%的理科大学生和93%的文科大学生选择了同意,二者之间基本无差异;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您如何看”一问中,有93.5%的理科大学生和92%的文科大学生选择了同意,二者几乎无差异;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代社会公民的基本要求,您如何看”一问中,有93.5%的理科大学生和93.5%的文科大学生选择了同意,二者比例相同。分析得知,文理科大学生对“三个倡导”是非常认同的,这一方面,文科大学生与理科大学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综上所述,文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度较之于理科大学生要更高一些,这和假设2是一致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科大学生由于能够更多地接受到党的理论教育,且更多地参与到相关的主题活动中,因此,文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况要优于理科大学生,虽然这种优势整体来讲并不明显,但在更深入的认识和认同问题上(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是否准备一问),文科大学生会表现得更为优秀,而与理科大学生的差异也较为明显。

  因此,高校要继续加强文科类专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文科生保持应有的政治理论素养。理科类专业方面,高校要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在宣传的基础上再进行理论教育。此外,高校还应积极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类的活动,寓教于实践之中,不但能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还能够促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理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比较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一、意义 近年来,国家提倡大学生以创业的方式就业,从而更好地带动大学生就业,使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旋律。高校正在实施的创业教育从课程设置到学生的社会实践,都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形成...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81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指导者,学生心理的保健者,灵魂的塑造者。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在素质教育...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提升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探析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山大”。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用人单位日趋看重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但现状却是大学生职业素养普遍缺失,不容乐观。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面向市场办学,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高校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素养并重,甚至素养居首也不为过...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论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158-02 一、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现状 来华留学生因为心理疾病而导致无法完成学业,甚至产生自杀行为的时有发生,这类事件对留学生本身...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学生干部教育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高质量的学生干部建设机制 1.1选拔机制 管理学生干部队伍的第一个环节是选拨,辅导员需要有所侧重。针对刚刚升入高职院校的新学生来讲,应当有规划地、有目的地创设让他们表现自...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简述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

    引言 创业属于一种主动积极的行为,创业者的创业心理素质对其自身的创业行为具有一定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创业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教育大学生时应该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作为一项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而帮助大学生们能够更好...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