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形成物理思维,而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借助?J知规律逐步发现问题,再通过问题解决,促使高中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一、创设物理情境,设计教学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课程改革的推进促使物理教学理念及模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改革主体是制订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达到上述目标,物理教师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技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新课程教学中,物理教学更侧重探究性实验,在实施操作过程中,尤其是探索性实验,需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在对物理现象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个个疑问,求知状态饱满。从某种层面来说,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不断地去探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教学情境,通过物理情境引导学生,让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从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分析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拓宽知识领域,培养发散性思维

  物理思维培养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想获得最佳的培养效果就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看作教学主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但这也不能达到开拓学生知识空间的目的,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思考,进而提出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开动脑筋,通过不断研究形成物理思维,建立逻辑思维关系,充分发挥想象能力,最终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从本质上分析,学习物理的过程就是获取事物根源的过程。

  三、创新教学模式,探究物理知识内容

  新课程教学的实施促使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采取新型的教学手段以实现极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改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态度,针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质疑,没有质疑就没有之后的探索,自然也就不具备物理思维。高中物理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形成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想法持肯定及鼓励的态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知识认知过程是新课改教学的重点,因而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开展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产生知识探索的欲望,理性对待困难。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相应的知识积累掌握学科知识。大部分物理现象都很抽象,学生要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构建模型就能事半功倍。物理模型对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上述模型,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分析综合、演绎推理方法,借助数学工具定量,继而表达物理概念,阐述物理定律。

  四、结语

  总体来说,新课改的实施促使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发生极大的改变,教师更侧重于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物理技能,建立良好的物理思维逻辑。本文重点论述了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构建的意义,并介绍了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以期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思维水平都能得到改善。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分析

    在高中的理科学习中,我们都知道高中物理的难度相当高,很难将其学得很好,因为高中物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要求都比较高,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改变,教育也在为培养更出色的社会人才而努力改革调整,物理的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15-01 实施高中物理课堂新课导入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将物理当成外语教"的教授方法,也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实施课堂新课导入教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