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在高校体育课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探讨

sansa2025

  在高校体育课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A[文献标识码]A?A[文章编号]1009-5489(2010)06-0010-03

  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基础,同时承受一定负荷。体育教学的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包含着集体合作的因素,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主动学习”为理论依据,以“广思集益,探究创新”为核心内容。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新颖的教学模式,它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观点,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合作小组的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综合能力。

  一、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1.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首先,合作小组之间尽量淡化竞争,而鼓励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目标转化为群体目标,并深知缺一不可。合作小组之间的水平基本相当,这样运动水平较高的同学优越感就有所下降,而使运动水平低的同学危机感更强,为了使自己的小组取得好成绩,这就能使每一名学生主动地学习。

  其次,合作小组组成时,教师不指明谁是合作小组的具体负责人,使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从都想成为小组的核心,都希望被别人认为是能干的、优越的、有价值的人。因此使每个学生都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自发地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最后,学生对周围人们对自己的分析评价十分敏感,特别关注同学、教师、朋友对自己的评价。学生个人与其他合作群体成员在一起学习、锻炼时,总想着别人有评价自己的可能性,因而不停地暗示自己要积极努力,以便得到他人的积极肯定评价。以此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教学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

  首先在教师的合理搭配、正确引导、科学管理下,学生能学会合作,善于合作,这样促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提高并保证了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并且大大提高了合作小组自己学习的时间。这样教师就有更多时间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全面观察、监督、指导、纠正等,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纠正。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在同学之间相互启发,在教师的指导下、辅导下,能多渠道、高效率地获得反馈信息,使学得慢的得到弥补,学得快的得到强化。

  3.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好动、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大脑思维敏捷丰富,接受新事物快,兴趣广泛。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例如,踏步时加上不同手臂动作就可以引发各种动作。学生不是单纯地模仿,而是理解动作与动作各环节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自己进行创编,并通过准备活动自己来带操。在教学中所完成的有效练习次数、练习时间及运动、练习密度较以往都有很大的提高。因为合作成员之间相互信任,互相支持,大家都消除了单调、沉闷的心理状态,相互鼓励,相互配合,相互切磋,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因而极大地增强了学习效果。

  4.对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作用

  首先使每个合作小组之间尽量保持实力均衡,给每个合作小组都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学习环境。小组成员之间淡化竞争,采取小组集体加减分制度,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力争比过别的小组。这样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加之自编自带准备活动无形中加强了学生掌握一项体育技能、技术,并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积极作用。学生在学习时互相激励,互相影响,共同进步,达到“共同者行为效果”。

  二、合作教学的实施步骤

  合作教学主要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和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通过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了解合作成员之间交流的规律性,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一般合作教学的教学程序可以归纳为:

  1.引导阶段提出课题、激发兴趣、探究目标。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要求与学生交流,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小组自行讨论,找出基本符合本组的要求,然后由小组长向教师汇总,教师根据反馈情况进行整合,找出认为合理的方案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实施。同时提出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证教学质量。

  2.尝试阶段尝试学习、交流讨论、示范观察。在小组学习课题选定之后,让学生尝试着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互相交流讨论,针对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与自己原来想象有差别的地方,能力无法达到的技术目标应重新修正,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3.合作阶段小组学练、合作探究、改进提高。针对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修正后的学习目标,进行小组的目标学练。在这一过程中,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小组成员通过观察和请教师示范,结合自己的亲自体验共同讨论,改进练习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评价阶段表演验证、对照评比、体验成功。通过一节课或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所要掌握的动作基本上都能完成。比照教学目标,各小组进行动作示范或比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公平展示的平台来对照评价,这样使学生不管优劣都能心悦诚服,激发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同时在展示评价的过程中,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5.归纳阶段交流体会、全面总结、放松身心。在一个教学单元完成后,应该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交流,针对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所采取的学习方法以及身体活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如何与其他组员同步提高等问题,互相交流,为以后的学习积累经验。同时对存在的问题也不应该回避,中肯提出即时改正。教师在总结阶段应多鼓励少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肯定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体验圆满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后身心的愉悦。

  三、合作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有崭新的教育理念,有教育创新的意识,才能自如地进行教学设计。要培养学生“三自三有”的三有三自的能力。“三自”:自己提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三有”:有所发现;有所争论;有所创新。

  其次,教师要策略、灵活地运用教学法。教学是一种完全动态的认知过程,不可控制的因素随时可能出现。这是任何教育理念、教学思路不可能具体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在设计实施合作教学时要灵活多变。

  最后,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要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社交技能,从合作中汇总获取知识的技能,把握合作与竞争并存,将合作、竞争、团结有机地结合起来。合作学习的组合要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组成若干异质小组。这样才能使学生之间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组合,以合作的形式,运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倡导充分开发课堂的人际交往资源,构建全面完整的教学互动结构,引得学生们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学生由于主题得到了彰显,自然会产生求知欲望,会当作乐趣,最终进入学会、会学直至乐学的境界。这样,就符合了青少年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与心理倾向。小群体合作既有独立性,又有协作性,这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确认、自我表现、合作创新的良好条件,是人际关系的基础,体现在相互“信任”上。

  四、结束语

  为能培养和造就新世纪高素质的新一代,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素质教育的发展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主旋律,合作学习模式可以真正落实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身体教育、生活教育、道德教育、个性教育等方面的功能。

  在高校体育课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探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试论网络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构建

    目前,各高校的教学课程中都包括心理健康的教育。然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给大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失去关联,满足不了现在素质教育的需要,跟不上时代的发展。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136-01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计算能力也是综合...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论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策略

    引言:在古诗生动感人的语言里无不蕴藏着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意境,那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山河壮丽美;那种含蓄深沉、含而不露的含蓄美;那种委婉低吟、悲愤疾世的婉约美;那种整齐压韵、朗朗上口的韵律美,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161-01 一、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消除疲劳。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等领域中的数学蕴涵着丰富的教学因素,在教学中教师...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国内外高校学生激励机制的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163-02 高校为了使学生努力学习,增加求知的渴望,采取各种措施来激励学生进步,逐渐形成了激励机制。激励在管理学中这样定义,是指激励者针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青春健康教育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青春健康教育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的影响,并对大学校园实施青春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对我校529名在校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前与青春健康教育后的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实施青春...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