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浅议中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sansa2025

  浅议中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1世纪是一个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才能占领发展高地的世纪,一个国家要想在这个风云突变、竞争激烈的世纪里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培养和提高国民的整体创新能力。而一个国家国民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只有教育发展了,全民创新才能谈得上具备坚实的文化基础,才不至于让富国强民的伟大梦想成为海市蜃楼般的空中楼阁。因此,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和塑造,自然也就成为对我们广大教师的必然要求。自从大学毕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我一直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一线耕耘,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潜移默化,让学生具备创新意识

  要想在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需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创新意识。因为受年龄的限制,很多中学生可能对“创新”的认识和理解是比较模糊的,至少还存在很多的不明确性,特别是对于初中生而言,有些甚至可能连最起码的创新意识都不具备,何谈具备什么创新能力呢?所以,要想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应首先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绝不可能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它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广大教师长期地付出和努力。根据我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处理,并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老思路。 众所周知,教材上的数学知识,都是前人的经验和成果,尽管是经过了反复论证的科学结论,但如果只是给学生直接灌输这些东西,难免脱离实际,既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更难让学生养成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在给学生教授这些知识的时候,要注意用这些原理和公式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课堂举一两个事例,指导学生用课本知识去解决。经过这种潜移默化的长期引导,慢慢地,学生也就会形成基本的创新意识了。

  二、巧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要想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创新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没有科学的创新思维,不可能真正拥有创新能力。这需要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结合实际的问题,拿出一些实际的东西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形象地描述,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特点,通过巧设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和“形”作为数学研究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对象,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加以科学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生辨析比较分数的大小前,我们可以先给学生介绍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老师手里有一个大饼,准备分别分给三个人和四个人吃,问学生这个大饼是分给三个人的每人吃得多一些呢,还是分给四个人的每人吃得多一些?学生很容易理解是分给三个人吃的要吃得多一些。接下来再给学生讲三分之一要大于四分之一的道理,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三、放飞思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我们的数学教学要时刻注意让学生敢于放飞自己的思想,在大胆的质疑和挑战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我们应在数学课堂中营造出民主开放的氛围。课堂上如果没有轻松的民主气氛,教师在课堂上只重视讲权威,满堂灌,不但让学生无创新意识可言,就连原始的创新欲望也会被扼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其前提是教师转变观念,不应是一个授予者或高高在上的评判者,而是要做一个“学习共同体”的组织者与参与者,让学生在“动” “做”中体验、感知、建构数学知识,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出轻松、民主的和谐氛围。 第二,教师可以大胆鼓励自己的学生向课本、教师甚至权威挑战,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敢于在数学课堂提出他们的不同见解。我们可以多设置一些求异创新的情境,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多元化思考能力,在比较中探索,在求异中创新。例如,我们可以采取一题多解的方式,用一种方法把题目解答出来后,又适当引导学生用别的方法进行解题,最后总结归纳,让学生评选出最佳的解题方法;在类似或同一类题目的解答中,我们可以采取多题一解式,把这些题目进行归纳整理后,找出它们的共性,然后指导学生用同一方法加以破题、解答。这一方法不仅能让学生脱离题海战术的苦恼,更能加深他们对知识内在本质的理解,并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之,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把学生塑造成创新的一代。作为教师,我们既任重道远,又责无旁贷。

  浅议中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缄默知识“显性化”:教育教学的需要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共同构成了个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隐性知识通常也被我们所称为缄默知识。缄默知识的特点就是:很难用简明的语言和逻辑加以表述或说明,缄默知识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成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拥有一定知识储备和个人见...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析高校体育俱乐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体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体育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更有效的接受体育文化知识。高效体育是学生生长发育和个性塑造的一个...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浅谈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62-01 现阶段,尽管新课标颁布有好几年了,尽管教学改革依然如火如荼,但不可否认,还是有不少教师的教学理念依然落后。课堂教学依旧是...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谈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科学素养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素养之一。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一、降低目标,做实做细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制定的学习目标,不能太高、太笼统,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目标。把大目标小目标化、细化、具体化,...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建设与学生能力培养

    CDIO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创新成果,CDIO是英文单词“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行)的缩写,它贯穿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全过程,让学生以主...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析高校学生管理的劳动性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157-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职业分工也不断明确。不少职业都能明确自身的劳动性质,高校学生管理的劳动性却一直很难界定,明确...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