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sansa2025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化学教学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化学教学的核心,从而体现“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已从资本重心转向知识创新重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决定国家,民族地位的要素之一,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新人才的标准已超脱了传统意义的“学历人才”,创新能力的表现,创新素质的具备已成为衡量你是否适应时代的人才标准,为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正逐渐变革,用素质教育逐渐替代应试教育已是公认的,必须的教育转型。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创造力强的学生,创造力强并不仅仅在于知识的多寡和能力的强弱,还在于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个性特征。比如追求新知,热爱科学,忘我献身,敢想敢做,实事求是,坚韧顽强,弃而不舍等等,教师的任务就是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力变为现实,并不断提高,成为学有特色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但它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思维、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而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良好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如,在化学的启蒙篇教学中增设《有趣的化学》专题。具体做法是把有关“化学史知识”、“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生活中的化学”、“化学与物质”等内容编成讲义,制成图片,部分内容则采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最后通过“魔棒生烟”、“烧不坏的手帕”、“水上游龙”、“变色魔师”等十几个趣味化学实验的演示,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里。由于化学启蒙篇的教学大大激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在整个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保持了很高的学习积极性。

  二、巧妙置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科学创造,贵在置疑,创新往往是从“置疑”开始。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是一个数学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善疑多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多创设质疑情境。如:在学完“燃烧”后,可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①生煤炉的时候,为什么先要用纸片引燃木柴,再用木柴的火焰使煤发火?②你能说出可燃、自燃、助燃三者的区别和联系吗?③有些物质的燃烧有火焰,有些物质的燃烧却没有火焰。火焰是怎样形成的?④为什么内焰亮,温度却低,外焰暗,但温度高。火焰的亮度是怎样产生的?⑤想一想,可做哪些实验来证明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由于上述题目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寻找全部答案有一定困难,就会产生较多疑问。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问题展开分析。给学生提供蜡烛、纸片、玻璃管、火柴等材料,并向学生介绍法拉第表演的蜡烛实验,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启迪激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备课和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进行“心理换位”,模拟学生提问,启发学生。由于新知识的不断出现,化学中新反应、新方法、新物质层出不穷,物质的新用途不断开发,课本知识永远滞后于知识创新的步伐,课本中许多知识和观点已不符合实际,甚至是错误的。要引导学生读纸面上的字,想纸里面的字,即学会思考,针对知识衔接点、知识自然生长点、概念易混淆点、关键字提问。例如,“饱和溶液”定义中“这种”的含义是什么?同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比都是固定的吗?……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讨论,加深了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从这个角度提问,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看上去很简单的一个问题,真正解决它,可能要用到许多高深的化学知识,但这是没有关系的。正是有很多我们暂时还不懂的问题,所以我们才有认真学好化学的需求,可以说一个个的问题正是学习的持续动力。

  四、优化实验教学,拓展创新能力

  从创造学的角度看,学生实验最能够活化学生学到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用化学的科学知识、思维方法来指导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又要以化学的有关教学原则和新的教学思想指导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我们教学中,其实有很多实验的安排,都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设计的,只要我们能充分的加以利用,学生肯定会在实验中受益匪浅。例如:MnO2可以作为KClO3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若用CuO加入到氯酸钾当中去作催化剂,加热制取氧气可行吗?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探索CuO作催化剂制取氧气的情况。学生通过实验会发现CuO也可以作KClO3加热分解制O2的催化剂,在教师指导下去比较(相同条件)CuO与MnO2作催化剂制氧气的快慢程度,这样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得以发挥,同时也促使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化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化学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参与性,便会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发展,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来。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生成式资源的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63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中碰撞出来的转瞬即逝的“火花”,更具有灵性和生命力,尤其是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闪光点,如果能被教师...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对幼师学生职业意识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对幼师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幼师学生在学校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取基础理论,自身的素质培养将会停滞不前。全面并且扎实地培养学生学前教育理论知识,不但可以协助幼师学生们充分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更使得学生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前取得...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地方民族高校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126-03 近年来,环境污染出现了工业向农业转移、城区向农村转移、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和民族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态势,由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进入突...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德育教学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经济竞争在加剧,社会在急剧转型升级,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伴随新兴行业的产生和发展,新的职业不断增加,人员流动也随之加快。劳动者若只具有特定的职业知识...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问题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49-02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学生成才

    初中是学生青春萌动的时期,受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会出现消极怠学、散漫叛逆的情况。而初中时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班主任必须积极采取心理引导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障碍,将精力集中在课堂学习方面。为了实现...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