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及对策

sansa2025

  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166-01

  网络作为信息宝库,在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方方面面便利的同时,也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责任和担当。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大学生是高校为社会培养的高级人才,能否树立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现,更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因此,研究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不良影响并积极寻找对策,是摆在高等学校思政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课题。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讲,很难在各种观念、思想、文化相互充斥的网络上,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很有可能会被负面的信息影响,进而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过度依赖网络,沉溺于网络游戏使得大学生模糊了自己的角色定位,甚至是道德认知,淡化了他们对虚拟网络和现实的差异。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发表言论和做一些事情都不必负责任,并且一般不会有人去追究,因此使得大学生淡化了对责任的认识。

  最后,网络中的人际交往逐步发展为单向的,会影响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不注重对他人的关心和责任。沉溺于网络会加重大学生对现实的不满,不清楚自己的责任,逃避责任。

  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产生的冲击和负面作用,不仅需要学生的自我认知,还需要家长、学校等多方面力量的配合,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引导。接下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探讨一下对策。

  对于学生主体来说,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对学生的教育仅仅依靠教师的说教,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来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才会学着去承担责任。尤其是在当今网络盛行的时代,网络上信息丰富、内容复杂对于自制力和辨别力都不强的大学生来讲,很难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辨别能力、自我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识?p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等方面的能力。自我认识是指,大学生首先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明确了自己对自己的认知之后,需要在能够自我监督,如在上网时首先做到有节制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不沉溺于网络;其次要能够在众多的负面信息中,把持自己,不受不良信息的影响,抵制住各种诱惑,做合理合法的事情,适时地提醒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来说都非常重要。真实的自我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不足,扬长避短,少犯错误,勇于承担责任。除此之外,还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尤其是要多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对于教师这个主体而言,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笔者认为主要从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两个方面来开展工作。从客观环境方面讲,如若想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应当对其将进行网络法制教育的宣传,培养规范用网的意识,呼吁大学生规范自我言行。其次,紧靠呼吁宣传不免有所漏洞,更应该合法地加强网络监控力度,合理地过滤不健康信息,进一步达到优化网络环境的效果。从主观环境方面说,若想培养学生用网责任意识,教师首先要做的应是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规范自身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安全、合理、合法地使用网络。比如,加强网络课程的改革,融入网络规范意识的教育,增强学生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指导他们学会思考,学会选择,提高识别良莠的能力,倡导大学生遵循“文明自律”的基本道德原则,树立正确的网络观,遵守网络法制法规,合理合法地使用网络,培养对不健康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与能力,教会他们如何检查自身行为是否规范合法,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网络正广泛渗透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大学生作为人类组成结构中的重要群体,能正确地使用网络,获得信息,处理信息,明确社会责任感,必将实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成为国家栋梁。

  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及对策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