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高校辅导员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

sansa2025

  高校辅导员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

  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的十八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突出核心要素、注重凝练表达、强化实践导向,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振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是高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也是高校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

  (一)价值观多元化

  当前,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个体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利益冲突明显加剧。网络的普及带来大量信息资源,不断冲击着个体的意识形态。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推动着大学校园的不断开放,大学生在此种背景下,思想和心理不断受到冲击,以致发生改变。加之市场经济强调效率、竞争和利益,使得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公平意识不断得到强化,促使价值取向不断向多元化发展。

  (二)价值追求物质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巨大变化,对于大众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产生巨大的冲击。在激烈的碰撞过程中,个体利益、团体利益不断得到强化,导致了自私自利、金钱至上、损害公共利益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始终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严重扭曲了市场经济的初衷与原则,导致人们过于追求物质,忽视精神需要。这一现象也或多或少的出现在大学校园中。利己主义、经济因素、金钱至上等观念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使得校园文化不同程度的呈现世俗化、庸俗化甚至恶俗化,而这也直接反映了大学生价值追求的物质化。

  二、高校辅导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教育引导

  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基础性工作。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学生的特点,因而要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优势。一是通过班会、座谈会等形式,努力打造良好的班风,营造优良的学风,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人和事要大力弘扬,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通过引导,让大学生懂得必须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工夫,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是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宿舍是大学生的集中地,是大学生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地方。通过宿舍成员的互帮互助,自我教育,构建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加强宿舍内部成员以及宿舍与宿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同学们的共同认识。

  (二)实践养成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使之融入生活,落到实处。高校辅导员要经常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积极向基层群众学习生活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大学生要积极投身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艰苦奋斗,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找准个人在社会中的正确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制度保障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依靠制度的力量。不断完善班级制度建设,提高大学生法治观念。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健全班级制度和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遵循。此外,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任何事情面前都要坚持以学校制度、班级制度为准则,传播主流价值,增强班级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高校辅导员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基于幸福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幸福感教育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47-02 引言 央视调查“你幸福吗”曾经在全国范围内都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可见,幸福对于每...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满意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292-02 新形势下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思政工作的对象也变成了具有显著特征的“90后”一代,传统思政工作教育方式落后于...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心理状态及思想状况调查分析

    <FONT size=2>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一般年龄都在15~18岁之间,从心理学上划分正值青年初期, 这个时期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的思想波动水平大,行为表现摇摆不定,经常会有一些令教师头痛的行为。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首先应摸清学生的思...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绩效管理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会经济的日益腾飞,也使现代社会处处充满竞争,随之而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家庭问题给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成为高校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由于现阶段的大学...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先秦诸子的教育观念对当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 02 ― 0116 ― 02 在提倡和谐社会的当代社会,高校的建设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建设“三型”校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便是学生管...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基于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探析

    进入21世纪,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智能科技的兴起,新能源更加普及、资源再生利用更加成熟、生产力发展内涵更具可持续性、再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成为共识、传统制造业与智能信息技术融合不断加深、全球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与此同时,经济...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