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浅谈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

sansa2025

  浅谈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

  一、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定义

  “留守学生”,普遍情况下大家认为是指因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而独自留在农村生活与自己的隔辈亲人一起生活的学生,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戚和朋友。而我认为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是指未满18周岁,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经商等因素,导致孩子不能跟随父母一起生活,而自我照顾或与代理监护人一起生活的特殊农村中学学生群体。而“留守学生”不仅农村存在,在城市中也存在这一现象,只是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存在的现象普遍高于城市。那么我们先分析一下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学的“留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生活上缺少父母的照顾和陪伴,情感上缺少父母的关注和呵护,思想认识以及价值观念上缺少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很容易在个性发展、心理健康上出现异常,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上产生偏离。“留守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活问题

  农村中学 “留守学生”的生活状况是不容乐观的,生活困难是其家庭的普遍特征。父母之所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也是因为家庭收入入不敷出难以过上稳定的生活。

  自我照顾的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父母不在身边,“山高皇帝远”的想法让他们觉得无拘无束,加之一些其他不良环境的影响。父母每月按时寄回的生活费,让他们有了更多的资本为自己所谓的“快乐”埋单,很容易染上陋习、恶习。比如彻夜不归迷恋网吧、游戏厅,为图一时的哥们义气大请大喝,甚至走上赌博、盗窃的犯罪道路。所以有学者甚至指出“留守儿童”之所以能引起社会的关注,与“留守儿童”群体中种种不良问题行为的“高发性”是紧密相连的。[1]

  2、学习问题

  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生性好动,表现欲强。通过做小动作、恶作

  剧的方式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甚至发展到以低级趣味取乐。课堂外学习时间不固定,无规律的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自由散漫缺乏学习主动性,不按时完成课后功课更是家常便饭。

  自我照顾的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在学习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积极的帮助,甚至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家中无人约束、指导其学习,无节制地自我放纵。致使他们渐渐地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一些超越道德、常规的行为出现在孩子身上。

  3、教育问题

  农村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传统。溺爱、训斥、打骂,只注重给孩子提供物质条件等家庭教育方式屡见不鲜。父母与“留守学生”长期分隔两地,缺乏正处在青春期孩子的沟通,只是一味的想通过物质方式弥补。而监护人隔代教育,什么都依从孩子的意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可能造成性格上的一些缺陷。

  学校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应当掌握的文化知识。学生家长将学生升学率作为一所学校的好与坏的评判标准,学校将教学成绩的高低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等错误的教育观念。必然导致错误的教育方法,“填鸭式”的满堂灌教育方式,缺乏关注学生的接受、理解度。

  4、心理问题

  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但社会环境复杂,还需要父母、学校、社会在生理和心理进行特别的关爱与正确引导。由于“留守学生”长期与父母分离,遇到问题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亲情的支持、抚慰与关怀。在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极强时,就容易形成柔弱内向、孤独无靠、紧张焦虑、自私冷漠等心理。进而不愿与人交往,导致人际交往能力差。甚至无法建立对人和社会的安全感、信任感,?ψ约翰蛔孕诺男睦砦侍狻?

  三、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的措施

  作为一所农村中学,为了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探索了一些教育方法。

  1、深入调查,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建立班级“留守学生”档案,加强“留守学生”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与学生交谈、家长会、家访等方式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并认真记录下他们的详细情况。再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哪些属于“留守学生”。其中哪些属于父母外出务工,哪些属于特殊原因。再细分为哪些单亲家庭,哪些属于重组家庭等。

  2、从“心” 沟通,对症下“药”

  人类是情感动物,任何人都有感性的一面。“留守学生”的心灵很脆弱,需对他们有“三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对他们倾注更多的情感,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从“心”上路。我安排他们按周将日记或者周记交给我,并向他们保证日记、周记的私密性。通过师生间的这种小秘密,让他们信任老师,并学会、懂得信任。在日记、周记中去解读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3、发挥集体的力量,感受集体的温暖

  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是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感受集体生活的温暖与乐趣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我担任班主任时就经常组织开展一些以“留守学生”为主题的班级集体活动,如朗诵、书法、写作、歌唱、跑步;学习经验介绍、“互帮互助”的手拉手结对子、批评与自我批评;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礼物、送祝福等活动。4、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1)因材施教,科学化引导。个别辅导,培优补差,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结合“留守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特长。

  (2)多鼓励,多启发。对每个学生来说“均”很重要,尤其对心理自卑的“留守学生”更应如此。

  (3)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建立“留守学生”学习兴趣小组,进行“一对一帮扶”,帮助他们在学习上找到自己学习的好伙伴、好榜样,相互监督。

  总之,“留守学生”是当前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和教育热点。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站在对后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多一点呵护、多一点宽容、多一份热情。作为农村中学教师更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认真探索与研究,不断地总结经验,找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把我们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浅谈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议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159-2 一、基本概念 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大学生公德失范治理的探讨

    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的“窗口”。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把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把社会公德纳入我国...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一、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符合素质教育基本要求 我国近年来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任何院校不能仅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要加...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教学推行学生助教制的实践探索

    一、高职教学的特点 1.高职学生的生源结构及特点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三类:一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通高中生,二是通过对口考试招收的职业高中生,三是“3+2”“2+3”考试招收的中专、职中生。从质量上说,第一类生源一般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对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问题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法制建设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法律体系。但教育法律制度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教育法律秩序的完善。近年来在管理实践中,由于被管理者个体法律意识增强而引发的高校管理法律纠纷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高校因行使自主管理权...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幼师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利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进行社会科学与理论知识的教育活动,思政教育是我国校园教育的重要课程。对学生开展系统性的思想教育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所以在幼师学生教育中具有非常显著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