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探析

sansa202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064-02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快速转型期,物质生活的丰富性与精神生活的复杂性使得大学校园频频出现自杀、他杀等无视、漠视、践踏生命事件,这不仅破坏了大学生的生命状态,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导向。大学生是最富创造力和生命力的群体,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命教育既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的回归,也是高校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必然需要。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含义

  “生命教育”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华特士提出的,此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生命教育就是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价值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掌握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拓展与提升其生命价值与人生态度,达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生命教育的本质就是激发生命潜能、实现生命价值、提高人们关爱生命的思想道德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命教育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教育包括生命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生命历程教育、生命挫折教育等内容,其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与“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科学“三观”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目标、内容和教育理念上具有一致性。由此可见,生命教育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而且还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和终极要求。

  二、生命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科学知识传授和理论教育,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缺乏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性教育,往往显得较为枯燥乏味,很难达到以情动情、以人性唤起人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面临现实挑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生命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拓展和延伸也不例外。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生命教育作为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既要与时代发展同步,解决新问题,又要回到传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宝贵营养。生命教育是典型的情感教育,它不仅能激发大学生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而且还能激发大学生在有限的人生中实现个体生命价值,因而,将生命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大学生的生命自然需求、精神需求、社会需求和幸福需求,将生命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帮助大学生认识生命的内涵,既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还能引起学生内心情感共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向人本化方向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典型的人本价值取向: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的自由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这是一种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崇高社会理想的价值观,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来看是对马克思对“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学说的最新阐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已从单纯的物质追求转向多元化的精神追求,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已从注重单一的自然生命转向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与价值生命的统一,强调关注生命、珍爱生命、丰盈生命、超越生命和人在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关注人性。由此可见,强调生命自然意义和人生价值意义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既需要创新,也需要继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命教育既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三)促使大学生完善个人精神成长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完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的心态,还要培养学生探索、追求人生价值和人生信念,使他们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受到完善生命、提升生命内涵和质量的幸福感。尊重、敬畏、感恩和责任是组成丰富多彩的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因素,一个人只有尊重和敬畏生命,才能热爱生活,才会感恩社会和他人,才会对社会抱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不断完善个人精神成长过程。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命教育

  当前,我国高校尚未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成为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基础。一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基础,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只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问题。由于大学生入学前所处环境不同,其“三观”形成时间和成熟程度必然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对他们进行“三观”教育时不仅要强化相关部分内容,而且还要做到因人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层次性。二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形成对生命的正确理解,从而实现人生价值。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在保持传统人文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突出生命色彩,将生命话题贯穿于人文素质教育中,使学生明白精神生命幸福的实现才是生命的真谛。

  (二)搭建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生命能力

  高校是学生获取知识、体验生命的重要平台,因而,高校生命教育应积极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自身丰盈和超越生命的能力。一是要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使其真正认识和体会生命的美好和存在的价值。如通过举办专题知识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组织体育比赛、歌咏比赛等使大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慰藉感和愉悦感;通过心理调适教育、恋爱婚姻家庭教育等增强大学生保护生命的意识。二是要鼓励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注重大学生精神生命的提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自然生命与自由的精神生命的统一。自然生命不可循环,但精神生命却能丰盈和超越自然生命,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因而,大学生生命教育应鼓励大学生到艰苦的环境中进行实践锻炼,使其体会获得成就的激动,提高其丰盈和超越生命的能力,提升其精神生命。

  (三)注重情感效应,促使大学生更加珍爱与敬畏生命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每年因学习、生活、就业、情感等原因造成的自杀率大约在十万分之二到十万分之四之间。生命只有一次,任何虚度生命、浪费生命、不珍爱生命的人都是缺乏生存责任感和生命意义感的人。生命教育不仅要以理论对学生“晓之以理”,还要发挥情感性效能对学生“动之以情”。一是“以情育情”,即以教师高尚的生命人格来触动和感化学生,使学生在爱的情景中受到情感上的陶冶,充分地感受生命的内涵与意义,形成积极向上的生命情感、完成生命价值的提升。二是“以境育情”,即利用积极向上的生命情感氛围,如设置合适的、动人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从“真实情景”中获得有关的生命知识和体验,通过移情,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良好的生命感情,提高他们热爱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激情,树立生命的意义感和生存的责任感。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生命之痛的困惑,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生命的感知、认识和理解,学会在爱中感恩生命、敬畏生命和珍瞄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生存理念,塑造完美的人格,使其成为有所作为的高素质人才,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生命价值、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探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C-0047-01 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其教材不甚理想,学生也没有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虽然一到上课时间都准时走进信息技术教室,但都是冲着玩去的。所以一...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大学校园,对大学生的学习、思想、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校园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校园学习气氛不浓,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不重视专业学习,基础理论较差,动手能力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体育应注重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

    1、前言 素质教育新形势下,体育课堂教学不应单纯片面的培养学生掌握简单的体育技巧,令其在体育测试中获取高分。更为重要的是,应利用体育课程教学锻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令体育锻炼能够变成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的核心基础方式,满足...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探究

    一、“自媒体”和“自媒体时代”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超越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开始兴盛起来,这就是“自媒体”(We Media),也被称为“个人媒体”或者是“公民媒体”。关于自媒体的概念,美国新闻学会媒...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如何快速提升农村中小学生合唱效果

    合唱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传统性和群众性的艺术,不仅能够培养人们的艺术能力,也能同时培养人们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陶冶情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对于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39-02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分析 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一个专业,毕业生在就业...

    sansa2025人文社科